多彩西亚斯人
【豫见小西 · 第二期】西亚斯校园街采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豫见小西

遇见更好的你

今天就一起跟随小西一起来看看

最新一期的《豫见小西》吧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你看了吗

小西就在前不久跑到影院

看了这部有称之为“眼泪收割机”的电影

着实让小西留下了不少眼泪

这是一部不同于其他一般爱国主旋律的电影

用普通的“小故事”

来讲述新中国发展的7个“大事件”

 

电影中里所讲述伟大的历史瞬间

《前夜》、《相遇》、《夺冠》、《回归》

《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

折射在每一个鲜活的个体上

唤起每一个观众的记忆

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西亚斯人

都留下了难忘的片段

下面一起跟随小西一起来看看

究竟有哪些片段最令同学们印象深刻吧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你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片段?

金属质感分割线

 

“那个吧,就升国旗的那个

比较印象深刻

对第一个印象最为深刻的

就是当时第一个片段

我也是第一个吧,就黄渤演的

那个是最后一个护航

国旗,还有那个女排

相遇,相遇

 

 

为什么对那个片段印象深刻?

金属质感分割线

 

“当时坐在那个房顶上

然后想要收集就是就是那种银器

好像刚开始都没有人

但后来就是所有人拿的东西

然后往上地的时候就感觉挺感动的

然后那种民族凝聚力特别强

小西知道

《前夜》之中,在开国大典前夕,为确保升旗万无一失,电动旗杆的设计师林治远对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进行彻夜检修。早上6点便是查验的时间,却在凌晨发现阻尼球(固定旗帜的装置)因材质问题需要紧急更换材料。林治远的助手在屋顶上向市民们广播求助却无人应答,在以为事情没有转机之时,门口突然出现了一阵光亮,提着灯笼的市民们纷纷涌来捐献金属,无论烟斗还是眼镜,无论杆秤还是收音机,即使是实验室最后一块样品也将其捐出,一片赤诚之心让人瞬间泪目。

  

“经过他自己的那么多努力

最后把国旗升上去

而且就是让我感觉到心里肃然起敬

无论如何都要保证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顺利升起


小西知道


在毛主席按动按钮升旗之时,站在主席身后的林治远永远也无法像那正在升起的红旗般瞩目,正如他之前所说,“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当一群人

就是欢呼我们

欢呼那个原子弹爆炸成功

然后那个研究员就

默默的望着他的那个妻子

然后笑着离开了那


小西知道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百废待兴,国外也面临着战争威胁。美国曾多次扬言要对中国投放原子弹。1958年,毛主席正式表态:“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1964年,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相遇》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译扮演的国防科技人员“人间蒸发”三年,他的女友也苦苦找了三年。直到张译回到北京,两人才得以在公交车上相遇。他们相遇的那天,正值原子弹爆炸成功。 

 

“是在当时他们飞行训练

然后当时在离心机里

然后他选择的是一个比男飞行员

就是更高的一个挑战水平

我觉得这让我想起来

花木兰那一种就是

谁说女子不如男那种精神

 

小西知道

 

2015年天安门阅兵,驾驶歼-10战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的两名女飞行员是何晓莉、盛懿绯,另两名女飞行员余旭和陶佳莉作为“备份”,这是宋佳在《护航》里扮演的角色原型。

 

在护航,宋佳的一句“给了弄个8”,英姿飒爽的形象深入人心。身为全队最优秀的飞行员,吕潇然被指派为备飞,从常人的视角可能无法理解。但为了确保不出任何差错,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一次次地为队友护航,这是舍弃小我求大我,吕潇然这个角色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缩影。

 


分享到:

上一篇:【西亚斯 · 分享篇】“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2019郑州国际马拉松赛半马获奖者——至善住宿书院冀胜合

下一篇:【西亚斯 · 分享篇】“让课堂教学更为生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2019年教学优秀奖特等奖获得者——商学院陈奕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