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更好地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红色教育资源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去,真正实现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24年9月27日至9月29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博雅住宿书院、思齐住宿书院、明礼住宿书院一道,组织近50名师生前往河南新县,跟随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的考察足迹,走进“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腹地——河南省新县,开展为期3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
在为期3天的实践教学研修活动中,研修班学员先后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实地考察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参观考察了开国上将许世友故里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聆听了1场专题理论报告和1场老红军后代“红色故事会”专题讲述,进行了1场互动教学、1场激情教学,开展了6场现场教学共12场教学研修活动。
通过实践研修活动,老师和同学们不仅更加深入了解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史,更加深刻理解了大别山精神超越时空的价值,而且也了解了新时代大别山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担当。现将参加大别山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老师的心得体会分期刊出,与大家分享。
郭子玮:博雅住宿书院党总支副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参加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大别山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追寻先烈足迹,聆听革命故事,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此次实践教学研修以现场参观考察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为主线,以弘扬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为主题,采取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故事讲授等多种形式进行。我们现场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红田”惨案遗址等革命旧址,参观考察了许世友将军故里和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通过重温大别山革命历史,实地体会大别山军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奉献精神,进一步感悟到革命先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艰辛,以及永远跟党走、不怕牺牲、顾全大局的大别山精神。
在专题互动教学中,认真聆听了罗传德、胡光明等老师们关于大别山老红军罗明榜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动人故事,以及许世友将军忠孝廉洁家风等内容的专题讲座,心灵受到了深深震撼,思想上也受到很大教育。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大别山精神为指引,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坚定“向远行”的信念。作为党务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要强化党性修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学校学生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打开“向上看”的格局。始终坚持学校党委“同下一盘棋”的工作定位,秉持身在其位、以生为本的大局意识,从学生工作全局出发,观察、思考、谋划、开展工作。三是争当“向前冲”的先锋。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深刻认识到学生工作的“时”与“势”,明晰学工干部的“职”与“责”。最后,我将继续带着大别山精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爱,护航学生成长,永葆共产党员本!
王小敏:博雅住宿书院党总支组织委员
怀着对红色老区的向往、对大别山精神的敬仰,我有幸跟随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实践教学研修班前往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进行学习培训。通过现场参观和实地考察,聆听专题理论讲授,参与现场互动教学,使我深受教育,感悟良多,受益匪浅。
一是进一步深刻理解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将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别山之所以能够创造“二十八年红旗不倒”革命奇迹,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革命先辈拥有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一定要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不动摇,坚持政治立场不错位,坚定政治方向不偏移。
二是进一步明晰了落实好实现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生工作要将立德树人贯通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实现育人机制“全贯通”;要把一切育人元素整合起来,做到育人工作“全协同”;要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人才培养各个方面的思政要素,推进育人资源“全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构建新时代育人新格局。
三是进一步强化了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益,其基本体现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大别山革命时期,红军战士、特别是一些儿童红军坚定不移跟党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党的政治思想教育起了很大作用。要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生为本推动以情化人,引领青年学生紧密围绕在党的身边,听党话、跟党走,汇聚强大政治凝聚力,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顾博文:博雅住宿书院学生
我是大别山的女儿,我的家乡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罗山县。革命前辈用奋斗和牺牲写就的大别山精神,一直在大别山大地上星火燎原,爱国拥军的“接力棒”更是一代一代接力相传。作为大别山人,我的身上也有着同样的红色基因密码。我胸怀一颗报国心,立志军营建功勋,在考入大学后,毅然决定投身军营报效祖国,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最光荣的5年军旅生涯。如今步入这片红色的故土,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大别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大别山精神,是滋养我成长的精神力量。
这一次,我跟随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团队,再一次走进了大别山,踏着先辈的足迹,重新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系统了解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学习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洗礼和党性教育,深受教育,受益良多。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信仰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坚贞忠诚,不畏牺牲”,是刻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历史记忆,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遗物,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讲解,都使我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始终坚定的理想信念。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唯有志存高远,方能扛起时代重任,唯有心怀家国,方可承担历史使命。吾辈当自强,愿民族复兴,薪火相传,百代不衰。
杨行:博雅住宿书院学生
2024 年9月27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大别山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三天的实践研修之旅,如同一把炽热的火炬,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激情与信念,这不仅是一次中国革命历史知识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净化的思想升华之旅。
实践研修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革命旧址,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在这里,我了解了许多革命先辈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他们在大别山这片土地上,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不惧牺牲,奋勇斗争,谱写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斗争奇迹,铸造了不朽的大别山精神。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不禁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会因为一道难题而想要放弃,有时则因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沮丧。现在看来,与先辈们的艰苦卓绝和生死考验经历相比,使我感到有这样的想法是多么无知和可笑。经过这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我感到自己成长了许多,也坚强了许多。今后,我将以大别山革命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提升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志亮:思齐住宿书院 学生副主管
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之间,革命战争年代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这里留给我们的却是一段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新县——这个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腹地,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革命圣地,巍然横亘于江淮之间,以其不屈的脊梁见证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壮丽篇章。
此次大别山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学习,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和精神滋养之旅。三天实践教学研修学习,使我对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历史有了更加系统深刻地了解,使我对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实践教学研修期间,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革命旧址,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我被红军战士在艰难岁月中浴血奋战的惨烈场景和人民群众为革命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深深震撼。大别山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悲壮故事,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将成为我人生成长成熟的精神力量。
李佳胜:思齐住宿书院 学生
2024 年9月27日至29日,很荣幸能够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大别山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此次实践教学研修,我不仅更多地了解了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历史,而且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大别山精神。大别山之行,使我深受教育,受益良多。
近距离真切感受到了大别山精神。实践研修期间,我们先后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实地考察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革命旧址,瞻仰了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当我们看到那一幅幅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的悲壮场面时,心灵受到了深深震撼。正如有人所讲,在大别山地区,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岭岭埋忠骨。正是无数大别山红军和人民群众的牺牲,才铸造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丰碑,孕育了不朽的大别山精神。
实地深刻感知到了信念的精神力量。在红色故事会现场教学中,老红军罗明榜之子罗传德以《坚定信念跟党走》为题,讲述了他的父亲百岁老红军罗明榜从一名普通红军战士成长为一名红军团长的传奇人生。老红军罗明榜三过草地,怀着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无所畏惧,一路东行,徒步行走数千公里走回延安,回到党的怀抱。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先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老红军罗明榜的故事使我深刻理解了信念的力量。今后,我要学习革命先辈为了理想信念而不惧一切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做一名新时代优秀共产党人。
刘东亮:思齐住宿书院 学生
作为一名大别山人,我感到非常自豪。2024年9月27日至29日,我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40多位师生一道,踏上了自己家乡这片红色热土,深度了解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深刻感知伟大的大别山精神,再次完成心灵上的洗礼和精神上的升华。
实践教学研修期间,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实地考察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革命旧址,瞻仰了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每次现场教学活动过程中,革命前辈不惧困难、英勇牺牲的事迹都让我肃然起敬。在民主革命时期,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献身牺牲。当年大别山军民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铸就了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历史丰碑。
这次实践教学研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信念的力量”。我从大别山满门忠烈的戴克敏烈士这一家人身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从新县5.5万烈士们身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从大别山走出的349位将军英勇战斗事迹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正是有了具有理想信念的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换来大别山地区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在那个年代,无论是红军战士,还是劳苦大众,他们心中都有坚定的信念。为了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命。这些感人的事迹,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信念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业,也必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并且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夙愿。
张宵倩:明礼住宿书院 育人导师
2024年9月27日至29日,我有幸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进行实践教学研修学习。三天的实践研修学习,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实地考察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革命旧址,瞻仰了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大别山实践教学研修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受益终身。
站在大别山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仿佛都在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罗传德老师讲述他的父亲——百岁老红军罗明榜的故事。老红军罗明榜心怀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三过草地,徒步行走数千里返回延安,最终回到党的怀抱。老红军罗明榜的故事让我明白,信仰如同炬火,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作为一名育人导师,通过此次实践教学研修活动,更加坚定了育人导师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将会自觉用大别山革命历史、大别山革命故事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时代新人。
程文:明礼住宿书院 学生
2024年9月27日至29日,我跟随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班的领导和老师,与同学们一道,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奔赴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河南省新县,开始了为期3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
实践研修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实地参观考察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许世友将军故里,以及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期间,我们还聆听了红军后代、百岁红军老团长罗明榜之子罗传德讲述的红色故事《坚定信念跟党走》等。实践教学研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不仅使我更加系统地了解了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历史,也使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大别山精神。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的英雄山上,有一座新县地标性建筑——“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八面红旗,迎风猎猎,高高飘扬,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诠释着巍峨的大别山精神。雕塑上面的8面红旗,分别代表从鄂豫皖苏区走出的8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红十一军、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八军。这座主题雕塑是鄂豫皖苏区革命的象征,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英雄儿女坚持革命斗争,二十八年革命红旗屹立不倒、火种不灭。眺望“红旗飘飘”主题雕塑,我的心中不由涌现出了对大别山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大别山之行,既是一次党史学习之旅,也是一次心灵洗礼之旅,更是一次思想升华之旅。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要传承和弘扬好大别山精神,赓续好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