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院护理学专业列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三年。以下为护理学重点学科基本情况介绍。
一、护理学科发展简况
护理学科筹建于2007年,2009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目前有本、专科两个办学层次,本、专升本、专科三个培养类型。学科依托的护理学专业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2016年顺利通过了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南省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教学评估。目前拥有校级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优秀教学团队1个、精品课程2门,在线开放课程5门。学科现专任教师22名,其中外籍教师1名,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国际教育背景教师4名;教授3名,副教授8名,讲师6名;硕士以上17名;双师型比例占80%以上。
学科建设了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形成了稳定且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分别是涉外护理教育、临床护理、社区护理。
(一)涉外护理教育方向
本研究方向团队共有6人,团队带头人曾任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常务理事、现任学院院长。团队主要研究护理教育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促进护理教育理论在护理教育实践的应用与发展,开展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本团队积极与国外先进护理教育理念接轨,基于国情和民众健康需求的变化进行了系列研究:如构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学习的双轨制语言教学模式;利用涉外护理教育中拥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护理学专业教师的和外籍教师的优势,突出原版书刊及音像教材建设、优化护理英语教学环境建设;搭建国际护理教育研究平台,推动双语课程及国际护士资格考试相关课程建设研究,已建设校级双语课程 2门、由外教承担的全英文美方课程 5门等,通过充分体现本研究方向的优势和特色,为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近三年,承担地厅级教研项目4项, 获奖成果5项,发表论文19;经过平台交流教师2人次。
(二)临床护理方向
临床护理研究方向现有团队成员10人。研究中突出临床护理、护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以进行临床护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跨学科的生物行为学研究为主攻方向,针对慢病领域、专病领域、社会领域的不同人群,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等多个角度,发现研究热点,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
团队把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构建具有理论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即“临床见习-课堂学习-情景训练-临床实习”( “N-L-S-P”)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研究,积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护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近三年,建设了校级涉外型临床护理教学团队1个、校级精品课程1门,承担地厅级教研项目6项, 获奖成果4项,发表论文25篇。
(三)社区护理方向
社区护理研究方向团队共有6人,由国家规划教材《社区护理学》的主编为团队带头人。团队立足地区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与现状,开展社区卫生政策、以中老年慢性病人群为主的慢性病管理和康复、社区不同人群健康促进、居家护理、养老护理服务、延续性护理等方面的政策与循证实践研究。通过多项省厅级课题,围绕着社区护理管理、慢性病护理、不同人群的健康促进、老年护理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团队以科研为导向,带动教育教学改革,搭建社区、养老机构和学校等社区护理研究实践教学基地6所。建设了校级双语培育课程 1门,承担课题3项,发表论文14篇,获奖1项。
总之,护理学学科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在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的同时,以科研反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来,学科承担完成省厅局级教科研立项13项、校级6项;获奖10项;专著和教材5部;多数成果发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其中SCI5篇、核心12篇;获省级护理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个人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各一项等。
二、学科建设目标
将继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教育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快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培育及成果产出,立足区域、服务本省、面向全国,将护理学科建设成省内外同类学科中具有区域优势和引领优势的省级重点学科。
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举措
1. 建设适应专业发展要求、整体结构优化、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为原则,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采用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组建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教师团队,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立高层次人才稳定机制,根据教师的岗位要求,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措施,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开展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研讨,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
2.加快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培育及成果产出
注重强化学科间的渗透,在学科交叉领域寻找学术研究与学科创新性的发展机遇。强化科技创新,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展涉外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多领域、多层面的研究,争取在相关研究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以全面提高学科水平。
力争与国内外知名护理学术机构合作,成立合作护理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与科研资源,采用学校教师与行业骨干在国内外护理专家的指导下,联合申报课题、合作科研的模式;利用远程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教学科研平台,培养、引导和激励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和护理人员提高科研水平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相关领域和知名院校学习,参加和力争承办本领域的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本领域知名专家讲学。组织申请各类科研项目,争取获批更多的项目,为师生科学实践和学术交流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
3.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将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施融入学科建设之中。凸现涉外特色,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理论+实践”的融合型课程体系,继续改革“临床见习-课堂学习-情景训练-临床实习”的“N-L-S-P”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现有护理实训中心运行机制,加大实训中心的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力争建成全天候开放的护理临床案例教学中心;巩固和完善省内现有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临床与学校各自优势,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4.加强学科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学科建设目标以及学科建设任务书,建立关键节点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科建设规划的拟定和实施;施行学科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负责制,分工负责,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