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我院设计艺术学学科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周期为三年。以下为设计艺术学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基本情况介绍。
一、 学科发展概况:
艺术设计学院自2003年7月正式招生以来,学院就非常重视学科的建设,本学科以国家“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为基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具备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创新实践设计能力,具有综合性艺术审美与国际化视野,能够在品牌设计公司及艺术研究单位从事与视觉传达相关的设计、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十多年来,在学科方向、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与学术成果、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学科学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学科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均较为合理的优秀队伍。目前共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2人,讲师5人,21人拥有硕士学位,22人是双师型教师。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本学科点教学、科研成果丰富。近5年来,教师发表核心论文77篇,发表CN论文74篇,国家发明专利7个,实用新型专利8个,主持省级课题2项,主持厅级49项,主持校级15项,参与省级课题16项,厅级16项,各类设计大赛获奖170项,其中获一等奖39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1项,入围及优秀奖58项 ,获得河南省最佳设计师等荣誉称号19项。
本学科拥有印刷工艺实验室、数字图文实验室、数码实验室、专业模型设计与制作实验室、蓝箱实验室和三维动画实验室。还有提供实验作品展示的大型综合展厅和储藏室各1个。并随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发展与扩建。实验室中心不断整合学科专业的优势、注重特色发展,已发展为学院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实践创新、科研团队建设、学科竞赛的重要平台。
本学科在学生竞赛获奖及就业方面成绩显著,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设计大赛获奖200多项,为社会培养优秀设计人员1600余人。近年来,每届学生毕业就业率都在97.6%,而且多数是在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其中我院2005级王宁同学在北京创业成功,创办的北京泡泡玛特贸易有限公司新三板已经上市,现任北京泡泡玛特贸易有限公司CEO。
本学科点省、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在我校名列前茅。现有1个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河南省高校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单位。1个校级《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一个,1个校级在线开放课程一个。1个校级品牌设计科研创新团队,目前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战略合作伙伴。今年即将成为中国包装联合会理事会员单位。这些成果的取得为设计艺术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学科建设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是优化结构,提高师资质量。继续加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能力人才的“外引内培”工作。争取在现有职称结构基础之上有2-3人晋升为副教授,1人晋升为教授。其次是加强培训,更新知识,扩展国际性视野。通过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国内进修学习与国际交流,以此促进教师专业知识、设计理念的更新,以及国际化视野的扩展,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最后强化实践性教学能力,鼓励“双师型”教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依据专业性质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要求本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实际项目的设计操控力。在建设期内在原有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上,力争“双师型”教师人数再增长2人。
2、科研方面建设:科研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本专业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建设期内,加强科研能力的提高。拟本专业教师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2项,厅级项目6项以上。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在国家级CN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参加厅级或省一级协会以上主办的各类设计竞赛20项以上并获奖。完成国家级发明专利3项以上。
3、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计划在3年内建立摄影工作室1个,建立专业设计计算机实验室1个。随着新技术、新理念的兴起,计划新建1-2个联合设计工作室,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建立了一批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实习基地2处,使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为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为依托,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三、完成目标的措施
1、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尽快提高学科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具备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选拔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创造条件。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锻炼和培养教师队伍,使具有硕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
2、建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创新机制,从国际化、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支撑,以优化课程体系为主题,按照理论与应用并重、知识与创新兼顾的原则,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对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课,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并改革创新并逐步实施“企业专家进课堂”课程体系模式。
3、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结合专业需要,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学院建立了一批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实习基地,我院与郑州市“御品堂”商瓷研究发展中心、郑州市二七区樱桃沟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郑州九和包装有公司、深圳朗图设计公司、北京先行迦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并建立实习基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注重协同创新,拓宽合作途径和领域,紧密围绕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产学研研究,服务地方经济,打造鲜明的学科特色。
4、加强领导班子和管理制度建设,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科建设规划的拟定和实施;实行学科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双轨制,分工负责,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
5、多渠道提升本学科的学术显示度。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本学科与国内外学术界之间的交流,提升自身学术显示度。我院与台湾南华大学、铭传大学、实践大学短期学生交流学习合作,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我院与印度Toonz动漫集团公司达成合作办学,实现了我省动漫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零的突破。总之,力争3年内把我院设计艺术学学科建成在全省同类院校有一定知名度和一定特色的一流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