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发展简介
我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创建于2004年,该学科支撑的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我院较早设立并招收本科生的专业,至今共培养本科生962人;其中,自动化专业2014年9月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10月经河南省教育厅评审、批准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
本学科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机器学习与智能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两个研究方向,在当地民办高校工科科研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目前,学科带头人为张云龙教授,学科团队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3人。
本学科在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方面,通过推行“二循环、三课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本学科学生近五年积极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及河南省机器人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等,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20余项,自制作品80余件(套),受益学生达300余人;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本学科联合育人导师成立思政教育小组3个、心理咨询小组5个,先后开展集体主题研讨30余次、单独服务本学科学生80人次,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学科积极组织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院内牵头成立“桥石学术创新团队”,提高了全院的科研实力。团队成员近五年主持省厅级教学、科研项目1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承担的横纵向科研经费约5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了科研及教研论文44篇;出版了学术专著及教材11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此外,我院与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建立了持久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学术交流访问、实验基地共享以及科研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学科发展至今,已拥有基础实验室15个、专业实验室10个,实验室面积超过2600平方米,设备总金额700余万元。与国内同类高校相比,我院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基础条件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二、学科建设目标、重点
本学科建设的目标在于,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育学科核心竞争力为方向,以学术队伍建设为重心,以科学研究为突破点,以专业建设和学术交流为平台,以教学改革为手段,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全方位提升学科水平,在省内同一层次争创一流、在国内同一领域办出特色,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设成为教学高质量、科研有特色的成熟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结合我院情况,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以“科研服务教学、教学服务就业”。
计划经过五年的改革与建设,建立一支结构更加合理的高素质学术队伍,紧密地围绕两个学科方向做出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力争凝练现有学科方向中的前沿领域3-5项,并深入挖掘,做出阶段性成果;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和学校要求认真落实重点学科及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力争使我校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在省属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省内同类学科中形成一定知名度;改革和创新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模式,力争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三、学科建设举措
为实现上述学科建设目标及重点,拟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本学科团队规章制度,强化工作保障制度,团队分工明确、部署合理,重要事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
2. 凝练学科方向: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学科结构,使学科方向相对集中,特色更加鲜明;
3. 汇聚学科队伍:学科队伍上台阶,进一步采取措施,培养学术队伍并吸引优秀拔尖人才;
4. 加强科学研究:把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和突破口,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积极争取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出成果、出人才;
5. 建设学科基地:经过重点投入,校企合作共建研发中心;
6. 重视人才培养:坚持我院“国际化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从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两个方面,培养具有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办学特色的“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交际广”的国际化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