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2019年4月14日,第二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华中赛区区域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来自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个省份70支参赛队伍的400余人参加了大赛。我校由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孙峥岩、赵丝雨、左玲玮、张飞宇4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在7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一等奖。我校成为河南省唯一一支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队伍。我们对参赛队的指导老师张静和杨孟杰进行了访谈,下面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会计学院代表队在第二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华中区域赛中获得一等奖
——带队教师张静、杨孟杰访谈录
问题一:张老师、杨老师,你们好,首先向您和杨孟杰老师及你们的学生在这次大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请谈谈你们对这次带队参加大赛的感想!
杨孟杰(老师):我觉得一路走来很不容易。这个比赛我们学校是第一次参加,所以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那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去年11月我们发起了校内赛,校内88名学生组成22支队伍参加。由于EVC实战平台的比赛形式我们第一次接触,所以张老师我们和学生一起摸索探讨,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平台的操作,分析系统的逻辑,利用专业知识去解释运营结果。在12月23日,校内赛如期举行,并决出了一二三等奖。赛后张老师和我通过对每队成绩和学生个人表现的分析,从获奖选手中遴选出来4名财管专业学生组成了区域赛代表队。寒假前,我们为四名学生制定了假期训练计划。在整个寒假期间,学生只休息了三天。开学后,学生开始集训,张老师和我及时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经过三个月的紧张集训,学生已经对上半场的实战平台比赛有了充分的理解,并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思路。对于下半场的案例分析比赛,在张老师和我的指导下,结合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学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负责的岗位。经过刻苦的训练,学生最终在区域赛赛场上充分发挥出西亚斯的实力,夺得了一等奖。好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离不开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学生的认真钻研和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

< 上图为杨孟杰老师>
张静(老师):组织学生参加此类比赛,我们有四方面的考虑:一是学生需要,我们的学生需要借助参加大赛展示自己的平时所学,在此类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以此证明自己并不比其他院校学生差,同时在日后就业之路上增加筹码,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二是教师需要,教师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将教学成果进行转化,并将赛事内容渗透到课堂中,深入到教学改革中;三是专业需要,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获奖,在我校的专业评估中占有一定比重,专业评估决定了专业的发展,只有专业发展好,才能保证生源。因此,我们坚持走专业内涵建设的道路,尽一切可能给学生创造参加比赛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同时促进专业的建设;四是学校需要,我们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在社会中提高影响力,在同行中提高地位,所以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为学校争光。

< 上图为张静老师>
问题二:张老师,您能谈谈参加这样的大赛对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样的作用?如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等方面。
张静(老师):作为此次参赛队伍的指导教师,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提供的平台,这次的比赛不仅考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次比赛中,参赛选手运用Excel进行财务模型分析和数据处理,提升了财务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加强了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这对我校会计学院的学生提高综合财务素养,提升创新实践和创业、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深化我校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次实践演练。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很多实训也只是停留在模拟阶段,离企业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而各类省级、国家级比赛是一个促进教师技能学习的良好平台,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教师就必须要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从原有的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转化为带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真正做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应以就业为导向,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要做到以实用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为社会培养有用的高技能人才!

问题三:今年是咱们西亚斯建校二十周年的校庆年,请两位老师谈一下对校庆的感想。
杨孟杰(老师):在理事长的带领下,西亚斯走过了艰辛与辉煌,曾在困境中追求突破,在荣耀中坚持奋进。二十年来,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师资力量稳步提高,教学业绩引人瞩目。感谢为西亚斯默默付出的同仁们,是大家的辛勤汗水、无私奉献,铸造了辉煌的业绩。感谢西亚斯的所有同学们,尤其是为学校争取荣誉的优秀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傲人的成绩,共同努力构筑了西亚斯学院今日的成就和辉煌。西亚斯人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打造了学校的辉煌;用知识和智慧,挺起了学校的脊梁;用博爱和文明,积淀了学校丰厚的底蕴;用豪情和壮志,书写了学院壮丽的篇章。

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二十年的栉风沐雨、二十年的春华秋实,成就了现在的必赢nn699net。今日的西亚斯学院名师荟萃,桃李芬芳,以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新的质变。当前学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校园正充溢着向更高目标突破的新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的路还很长,西亚斯学院还很年轻,它那翱翔的翅膀,直击长空,必定会在今后的岁月中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蓝图!
会计学院代表队在第二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华中区域赛中获得一等奖
——参赛学生获奖感言
赵丝雨获奖感言
感恩老师,不负自己
从4月14日比赛结束一直到现在,我仍时不时地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EVC区域赛的每一个场景,放大每一个细节,从忐忑不安到运筹帷幄,感恩老师的陪伴与支持,幸不辱使命。

在去年突然收到杨孟杰老师关于参加EVC校园赛的紧急通知时,大家都对这个比赛充满了好奇,了解到校内赛的比赛形式是线上平台操作模拟管理一家企业时,便和同学组队参加了这个比赛,一开始对于这个比赛,我是抱着一种重在参与、学习的态度,对于是否能代表学校参加区域赛不敢去想,是杨孟杰老师给了我勇气,让我相信自己,是张静老师给了我信任,让我一路前行。如果不是当初他们的鼓励与支持,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因为我们是学校首届参加EVC比赛的成员,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们在遇到瓶颈的时候,多亏了张静老师和杨孟杰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我们才能坚持下去。他们还把身边的一切资源都对我们开放,不胜感激。
我一直相信天道酬勤,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去完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会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不负众望,不负自己。
孙峥岩获奖感言
我叫孙峥岩,是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在4月14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的创造实战竞赛中,我们小组代表学校参赛并取得了华中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当得知自己获奖时,我不知道如何去陈述自己的内心,有一份激动、有一份感动、更有一份泪水。

首先,感谢学院对我们的大力支持,给了我们成就梦想的舞台和机会。更感谢我们的带队老师,他们毫无保留的教诲,让我们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许多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感谢我们一同并肩作战的组员,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变得更加成熟和努力。
作为小组长,相对于小组里的其他成员,我承担的压力可能会更多一些。我深知这次比赛的重要性,更明白这次比赛是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遇、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从寒假以来,在长达两个多月的训练中,一切从零开始、一步步探索。我们中间也出现过许多问题,我也一度想过放弃、想要退出,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最终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成功。比赛的难度及不确定性让我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没有付出,则一定没有回报。”
这次比赛让我们获得了历练、经历了成长,更加明白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难题总是难以避免的,但“狭路相逢勇者胜”当我们直面挑战时,就已经战胜了挑战。
左玲玮获奖感言
首先要感谢学校和学院为我们争取来这宝贵的比赛机会,也非常感谢张静、杨孟杰两位指导老师给予我这次珍贵的参赛名额,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财务管理专业更深层次的内容。我是第一次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扎实的掌握了专业知识。在整个参赛历程中,我学会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能力。

就像张老师说的:“既然参加了比赛,就是冲着拿奖去的。”我们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着。小组长根据大家不同的能力和强项,给予分工,小组成员在自己的任务中完成的很好,每个人的量变促成了团队的质变,还有指导老师对我们“喋喋不休”的问题的解答。我们是第一次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和分歧,但是杨老师一直鼓励着我们,大家都认真而努力着。在两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在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下,最终我们整个团队达到了最初的目标。
在这次比赛中,我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大家努力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才得以取得胜利,这次比赛将是我以后人生中的重要财富。我们即将踏入社会,未来的路还很长,面临的挑战也接踵而至,但我相信我们这个团队里的成员都会迎风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