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设计学院基本情况如何?

艺术设计学院是亚太设计联盟会员单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单位,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河南省有较高知名度。
艺术设计学院现开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及动画专业方向,在校学生1100余人;现有全体教职工36人,专职教师2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7人,讲师6人,助教6人,具有硕士学位27人。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省民办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专业是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具有较强学科建设实力,以及高水平的教学科研系统工程。
艺术设计学院教学特色及亮点是什么?
艺术设计学院在教学方面,立足航空港区,放眼世界,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人才。其中视觉传达专业动画方向与印度屯日公司建有公司+学校的合作办学基地。环境艺术专业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开展了深度人才培养合作。视觉传达专业与北京先行教育集团、河南省工业产业园以及深圳郎图等大型企业建均有人才合作培养的经验和协议;学院与台湾南华大学、实践大学、铭传大学开展广泛学术交流,并定期互派学生交流学习。

艺术设计学院建院以来,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建有一流的二维动画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综合影像实验室、多维合成实验室、印刷工艺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图文设计实验室、产品设计实验室,并建有20多所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验、实习、学习环境,以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立足于国内前沿领域。

艺术设计学院近几年取得了哪些成绩?
艺术设计学院积极倡导教学与科研并进的理念,多年以来,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设计、美术作品奖120余项;主持参与省部级及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教师累计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

教师在《装饰》、《美术观察》、《文艺争鸣》、《求索》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CSSCI、EI收录。这些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另外,本专业学生在国家级、省厅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德国红点设计奖入围奖,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暨国家包装设计奖•希望之星最佳设计奖,中南之星设计大赛一等奖,河南之星设计大赛一等奖;河南省艺术设计展等主流国内视觉传达设计领域重要赛事的最高奖以及其他多项奖励。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得到社会和行业认可。

目前,艺术设计学院在教学、科研、实践三大领域瞄准国际前沿奋力改革,精心耕耘,努力办成高水平、一流的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的愿景、使命及目标是?

愿景:融合、发展、开放、创新,建设具有中原文化底蕴和国际文化视野的一流设计学院。
使命:传承人类文明、坚持艺术创新、服务社会发展,秉承“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原则,培养具有高素养、强技能、重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
目标:立足中原,面向世界。
培养自觉的人文精神、扎实的科学素质和深厚的艺术修养的高层次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简介

郭新生 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委员,河南省广告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包装技术协会理事,河南省漫画家协会理事,民盟河南省科技信息支部副主委。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外学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平面艺术设计协会顾问,尖荷行动顾问,河南省美术联盟名誉主席、郑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
名师简介
梁金明,男,研究生毕业于江南大学,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设计类教指委委员。目前为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主任,自2004年毕业来校任教至今工作15年,先后多次荣获校级 “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奖”、“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4项,主持及参与厅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核心4篇。著作教材主编4部。主持设计作品获省厅级奖20余项,并多次指导学生设计作品获奖。
张春玲,女,硕士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副教授,高级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河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及室内装饰设计。自2005年工作至今先后多次荣获校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奖”、“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 2014年起获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近年来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9项,校级课题4项;参与完成省级课题5项,厅级课题13项;在《美术观察》、《艺术评论》、《包装工程》等刊物发表专业相关论文16篇,其中北大核心7篇。主编规划教材3部。设计作品获国家级银奖、铜奖各一项,省厅级及以上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

游杰,男,副教授,中国工业协会会员,国际商业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动漫产业协会理事、河南包装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学士,四川大学硕士,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动画及数字媒体艺术。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动画等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职教于必赢nn699net艺术设计学院。发表学术及教育教学核心、CN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3部,设计作品在河南省包协、河南省美协、国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各类大赛中屡获殊荣。获得过“郑州市优秀教师”、校“优秀教师”、“优秀毕业指导教师”、“科研先进教师”等称号。主持或参加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科技厅、教育厅等科研项目的研究。

吴志坚,男,1982年10月生,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现工作于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担任教研室主任职务,负责产品设计专业教研室管理等工作。自2005年毕业来校任教至今,在必赢nn699net工作已有14年,先后多次荣获校级 “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奖”、“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4项,主持及参与厅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核心4篇。著作教材主编5部。主持设计作品获省厅级以上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设计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奖杯设计方案,已被采用。指导学生设计作品入围“德国红点奖”概念设计奖。

田牧、副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美展并获奖。
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 多次评为优秀教师及教学优秀奖。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置于2003年9月,是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其办学思路清晰准确,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科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建有省内一流的设计实验室,与北京先行教育集团、郑州九和包装公司等多家单位建设有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习及就业环境。本专业招生生源稳定,录取专业分数每年平均在省划分数线15分以上,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报到率稳定在80%以上。据就业处统计,本专业就业率99%以上。

一、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国家“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为基准。依据社会、行业与市场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创新实践设计能力,具有综合性艺术审美与国际化视野,能够在广告设计公司及艺术研究单位从事与视觉传达相关的设计、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基本要求
该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以设计艺术学、设计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支撑,通过创造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作为平面设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设计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平面设计领域相关设计项目。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知识要求
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专业知识与设计方法,能够对本领域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知识进行整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开展研究性工作获得新知。
2.能力要求
具备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内开展创造性思考、系统性研究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掌握多种设计表现手段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能熟练应用多种设计手段(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和设计方法表达设计意图,不断创新设计,解决设计问题。
3.素质要求
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理论的基础知识,熟悉中外设计文化,能就设计问题与设计团队、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熟练利用新媒介和新技术,能够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载体和表达方式的跨界创新。

三、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该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8年,符合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美学
五、主要课程设置
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品牌设计、UI设计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含:风景写生、摄影、装饰艺术设计、书籍设计、丝网印刷、专业考察与调研、专题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

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方向)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方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本专业毕业生将具备动画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设计能力,能够从事与动漫画行业相关的角色设定、剧本编写、分镜设计、动画制作、影视创作等艺术设计和实践制作工作,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方向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原则,以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的知识为支撑,通过创造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做为动画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保障就业为导向,加强一专多能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1.知识要求
系统研习设计美学、造型设定、运动规律、分镜设计、剧本编写、动画创作、影视特效原理、具有较强的动画制作专长,掌握与动画创作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手段。
2.能力要求
能担当起从市场调研到创意策划及各类动画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具备从事动画制作的能力;掌握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的各种设计软件及摄影等技法表现。掌握较为全面的戏剧与影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3.素质要求
系统掌握动画艺术的理论知识和制作方法,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国际化视野,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富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四、主要课程
动画概论、运动规律、角色设定、场景设计、分镜设计、剧本编写、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 弹性修业年限3-8年,符合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六、国际国内合作
本专业方向与大型跨国公司“印度分公司Toonz动画公司”进行教学和实习的强强合作,带给学生世界前沿动漫知识,为学生提供出国就业和学习的资源,并建有一流的动漫实验室,是我省实现国际合作办学的动画专业方向之一。同时,学院还是河南省动漫产业协会理事单位,与省内多家动画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专业介绍--环境设计
一、专业概况
环境设计专业创建于2004年,经过14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践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本专业拥有一个环境艺术模型材料与制作实验室以及四个专业教室等教育教学设施。现环境设计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校级重点学科,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单位。

二、师资概况
环境设计专业专任教师现有9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助教3名,其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2人,在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上逐步趋于合理,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课外活动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团队建设,整个教师队伍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团队凝聚力强。

三、教学科研成果
在科学研究方面,本专业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近5年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厅级课题1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发表作品8篇,发表CN期刊论文20篇。主编专著教材8部,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专利2项。截止2018年6月,本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厅级各类设计比赛获奖32项,获国家级奖项3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厅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

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各类大赛中表现出色,在国家级行业协会组织的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7项。在省厅级设计竞赛、展览中多次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数项。

四、专业实践基地及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
学院教研室积极联系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河南德嘉丽装饰材料有限公司、郑州星田实业有限公司、河南蓝鸥科技教育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并签订人才培养计划及实训基地,为在校师生提供室内设计行业产、学、研的校企交流平台,并加大实践性教学水平,该专业教师指导完成校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

产品设计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产品设计专业现为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必赢nn699net校级重点专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单位。该专业其办学思路清晰准确,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科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

二、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
产品设计专业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的多样型、复合型产品设计人才为目标,以构建“创新应用型+国际视野”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主要任务,突出“综合应用型+国际视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建构中体现出循序渐进、科学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适用性与实用性。在教学中实施“内容+项目”、“虚拟情景”、 “竞赛项目+课程”、 国际“大师班”工作坊、“校企联合工作室制”等多样化、先进性、科学性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三、专业硬件条件
产品设计专业现有多媒体专业设计教室多间,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设计桌椅、互联网络等现代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满足了教学、学习的需求。
专业现有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实验室1个,并与其他专业共享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机房3个。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实验室设别涵盖了金加工、木加工、油泥设计与制作、陶瓷设计与制作、产品快速成型、现代3D打印设计等工业设计专业领域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同时,建有专业图书、资料阅览室,其中包括艺术理论、世界各国艺术概论、工艺美术、一般工业技术、轻工业、手工业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在实习实践基地筹建上,产品设计专业现有郑州一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郑州木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郑州正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教学实习基地10余个。

四、专业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产品设计专业师资力量坚实,教学成果丰厚,有力支撑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本专业共有专兼职专业教师10名,其中专职教师8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副教授职称人数为6人,占总教师人数的75%;具有讲师职称人数为1人,占总教师人数的12.5%;具有助教职称人数为1人,占总教师人数的12.5%。同时,专职教师中具有高校副教授职称以及行业工艺美术系列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人数为5人,占总教师人数的56%。师资职称、年龄、梯队构成的较为合理性、充分性为今后产品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平台。

产品设计专业教师近5年共发表学术论文54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4篇,在国家级、省级CN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主持获参与省部级、省厅级科研课题、项目共40余项。课题、项目获厅级优秀调研研究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持科研课题、设计作品、学术论文、绘画作品获省厅级一等奖15项,金奖3项,二等奖12项,银奖2项,三等奖14项,入选13项,优秀奖10项;主持或参与完成专业专著教材与作品集的编写,共18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共10项。

同时,指导学生在国际性知名设计竞赛中,入围“德国红点奖”5项。在国家级行业协会组织的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项。在省厅级设计竞赛、展览中多次获的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数项。
五、设计展示





这个九月,
艺术设计学院欢迎你的到来!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艺术设计学院的内容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