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2019年-2020年春季学期,在国际交流处和人力资源处共同努力下,学校共选派了6名教师赴国(境)外进行访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我们将遴选一些赴外访学老师们的感悟和体会,编辑成《我们赴外的学习与生活》系列,供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和提高。
1
自我介绍
我是来自堪萨斯国际学院的教师李明亮,200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9月入职西亚斯工作至今,现任堪萨斯国际学院专业课教研室主任。

2
访学历程
2019年2月16日我从新郑国际机场出发飞赴英国。飞机经香港转机并于英国当地时间2月17日凌晨6点抵达曼彻斯特国际机场。曼城机场与火车站相连,十分便捷。英国的轨道交通网很发达,而且英国火车APP:Trainline非常实用,不仅可以随时查看火车运行状态,而且票价分时段折扣很大。我一路欣赏着经典而优美的英国丘陵风光,1个小时到达了目的地——位于英格兰东北部西约克郡的美丽小城哈德斯菲尔德(Huddersfield,后简称哈德)。
3
学校概况
哈德大致位于英格兰中东部,交通非常便利,铁路与周边城市相连。并且驾车距离周边大城市如利兹二十分钟,曼彻斯特三十分钟,伦敦仅需两个半小时。哈德作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城市、英式橄榄球联盟的诞生地和英国前首相哈罗德•威尔逊的故乡而闻名。全英国犯罪率最低的地区,治安良好。同时,生活费用低廉,在所有能够“以低廉价格过富有生活”的英国城市排名中,哈德排名第七位。这里是一个理想的居住、旅游和学习的地方。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建校于1841年,是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学校目前在校学生逾20000人,其中有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国际留学生。学校共拥有商学院、教育与职业发展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计算机与工程学院、音乐人文与传媒学院、人文与健康科学学院、应用科学学院等七大学院,涉及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多层级学位课程。
哈德大学在很多方面拥有优势:
精密技术研究中心全英排名第1名,欧洲前3名;
教育专业连续5 年排名全英第2名,仅次于剑桥大学;
艺术学科常年位于全英大学同等学科的前1%;
英国政府评选的金牌大学(TEF2017);
全英最佳教学资质及全英师资比例第1名(HEFCE2016)
学生满意度全英第1名,全球第12名(ISB2017)

值得一提的是哈德斯菲尔德大学一直与英国王室有着紧密的联系。从1972年至今,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威尔士查尔斯王子、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等都到哈德大学来访参观过,见证并揭牌了许多新的建筑设施以及科研技术成就的发展。2015年至今,现任女王的次子-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一直担任这所学校的名誉校长。虽是名誉校长,但是约克公爵多年来在推广哈德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各项资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而且富有成效的努力。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与中国也有密切的联系。2019年6月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哈德大学大礼堂接受名誉校长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亲自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更令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哈德大学的王牌——精密技术研究中心全英排名第1名,欧洲前3名,其首席教授就是华裔科学家——蒋向前教授。蒋教授199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由于她突出的学术成就和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蒋向前教授于2017年获得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的亲自接见,并授予了女骑士爵位。这种级别的爵位才可以在他们的姓名前加上“Sir(男)/Dame(女)”头衔,在英国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蒋教授的爵位级别甚至比哈德常务副校长Bob Cryan的还高,所以在哈德行政楼荣誉墙上,只有蒋教授的照片是单独置顶的。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商学院
新的商学院大楼于2013年落成,当时由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堂弟理查德王子亲自揭牌。这座造价1600万英镑的大楼在教学和管理的软硬件设施都非常崭新和先进。学院包括五大系部:会计系、领导力与管理系、物流与酒店管理系、策略与营销系以及法学系。很多系部都与一些专业机构保持着教学或者就业上的密切联系。例如,会计系与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国际会计师公会 (AI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等建立合作关系;领导力与管理系同英国特许管理协会(CMI)与特许人事和发展协会(CIPD)关系密切。同时哈德的教师很多都是以上这些机构的成员。商学院每年都会与以上机构合作举办讲座活动,邀请杰出协会成员都来到了商学院与学生分享就业和生活经验。并且哈德商学院大部分课程都获得了上述专业机构之一的认证,学生将有机会在不完成任何其他课程的情况下获得额外资格认证。
同时,据我了解,商学院还拥有很多优质的实习合作机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哈德大学是在英国提供“三明治”课程的学校里排前10位,也是该课程的发起学校之一。所谓“三明治”课程就是大学积极为在校学生联系为期12个月的带薪实习去进一步加强入职时的竞争力。许多学生在从实习单位返回时已经得到了该单位或公司提供的毕业后就职机会,这反映了哈德大学在帮助毕业生就业方面做出了很多务实有效的努力,而且成果显著。
4
学习参与过程
我的对接导师John Anchor教授也是商学院的副院长,主管国际教育合作等事务。John教授身材高大,但是为人谦逊和蔼、彬彬有礼,具有典型英国人不张扬、不外露的内敛性格,又具有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浑厚的嗓音带着浓重的英伦腔,音调很低,话音很轻,只让听者听到,不去干扰其他人。John教授很忙,经常出国洽谈国际合作事务,但是,我给他发的每一次邮件几乎都是当天就有回复,而且百忙之中给我介绍哈德大学以及商学院的情况,并且细致周到的给我安排听课和交流事务。
我主要听了Johnson教授的《财政学》、Aaron教授的《金融学》、Philip教授的《国际商务》、Christina教授的《市场营销学》、Joyce教授的《管理学》、Laura教授的《世界经济》等商科专业课程。除此之外,我还听了一些英语语言学习的课程。给我总体感觉,教师们教学态度严谨,更重要的是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其中最有体会的就是他们都比较重视课堂的互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记得Christina教授在一节市场营销课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消费者、政府人员、营销人员和企业主。同学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大家都非常积极认真的表演,展现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不仅使自己更深刻理解某一个知识的含义,而且也为其他学生生动地展现了本节内容。即使像经济类、金融类以数据和模型为知识的课程,也几乎没有看到某一个老师整堂课自己一直在说话的现象。他们会通过不断让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上台完成计算,或者分组讨论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跟上自己的思路,参与到学习的互动过程中来。通过和其他老师交谈了解到,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每一节课都由教室里面的摄像头录像,一方面监督督促教师认真上课,另一方面会把录像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BrightSpace上面,以便学生课后复习和研究。而且,每个教室都装有打卡设备,学生带着自己的学生一卡通课前扫描签到。这样就省去了老师点名的时间,学生的出勤情况即时汇总到后台系统中,由专人负责整理统计。学生考勤情况当然也跟班级人数少,便于老师监督,以及学生自觉性高有直接关系。
5
多元的文化氛围
哈德大学有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国际留学生,还有大量来自欧盟的学生,所以非英国学生的比例很高。大学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倡导多元文化融合,每年3月份都会举办“国际文化和美食节”,类似我们西亚斯的国际文化节。我有幸正好赶上这样的盛会。他们有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飞盘等体育友谊赛,学生按国籍来参赛,也有各国学生自己动手烹饪的本国美食展示,每人只要花2英镑买张票就可以随意享受来自几十个国家的不同美食。美食之后还有各国学生歌舞狂欢会,有英国的摇滚乐队演唱,也有印度学生的斗舞,还有土耳其的肚皮舞。
各国年轻人们充满激情,劲歌热舞,气氛非常热烈。来自中国的一位美丽飘逸的女学生现场展示了一曲古筝版《金蛇狂舞》,展示了来自东方的传统艺术魅力,引起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6
英国游历
在哈德听课和学习之余,我利用复活节假期走访了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约克大学、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以及爱丁堡大学等世界名校。这些大学古老的建筑、浓厚的氛围、厚重的历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大学基本属于无围墙校园,古老的大学与同样古老的城市融为一体,已经分不清楚哪里是博物馆,哪里又是教学楼,也分不清楚哪些是学生,哪些是市民,又有哪些是慕名而来的芸芸游客。走在大学校园中,看到不论哪国的学生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充满活力。而且,发现中国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来到英国名校求学,在这里扎根工作和生活。此外,我还走访了很多英国著名的景点,比如伦敦议会大厦、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温莎城堡、文德米尔湖区、约克老城、以及很多著名的大教堂。
7
总结
此次英国访学为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实地体验和感受英国的高等教育、文化和历史的机会。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我深入学习英国高校的先进经验,增强了与英国友好院校的交流。而且对英国各地各高校的走访,我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我个人收获颇丰,感触良多。非常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访学机会,我也要总结访学心得,积极分享,将访学的收获促进自己在教学水平、科研和管理上的提高,为西亚斯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