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机构,高校必须肩负起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安全教育的重任。对于教育者,进行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普及的必要条件;而对于被教育者,安全素质也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前提。调查显示,尽管全国高校都按要求开展了一定的安全教育,但仍有88.1%的大学生不会使用常见灭火器;53.7%的大学生在明确学校宿舍规定严禁使用违禁电器的情况下,仍会使用热得快等违禁电器[1]。这充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缺乏,也暴露出现有的安全教育模式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亟需找到一种更为先进、有效的安全教育模式。
“互联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12年。“互联网+”是基于“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从底层重构或改造这些传统行业,对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而得到的全新的、更高效的成果[2]。“互联网+”的功能主要依赖于互联网平台实现,而大学生正是互联网平台最忠实的使用者,尤其是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青睐。只要我们充分抓住“互联网+”模式带来的先进性、高效性等优势,充分发挥“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就能成功搭建起“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做到更有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以互联网为平台搭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系统,必然成为一种受众面广、推行难度低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但仅仅以互联网作为媒介是远远不够的。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基本上都使用了互联网平台,组建QQ群,开通微博,有些高校还建立了微信平台和安全教育APP。但是,尽管搭建了互联网平台,目前的安全教育也仅仅是用网页显示替换掉了传统的粉笔黑板和书本纸张,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并没有太大改观,效果也不甚显著[3]。简言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效果没有明显改善
几乎所有的高校保卫处(部)都有自己的校园安全工作群和部门网站[3]。这反映出高校方面已经开始意识到借助互联网搭建安全教育平台的优势,积极投入实践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目前阶段只是简单的使用互联网上的新媒体代替传统的纸笔进行教育,没有发挥互联网的真正优势,也没有充分体现“互联网+”精神,因此教育效果的改善并不显著,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都没有明显的改善。在随机检索的数十个高校保卫处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中,每一期安全教育文章阅读数都不超过500,在被调查的高校保卫处网站上,工作动态和安全常识等信息板块的浏览量也很低。这是当今高校安全教育“费力不讨好”现状的一个缩影。
(二)内容缺乏新鲜度
信息滞后尽管采用了互联网作为安全教育的新平台,但是就目前而言,互联网上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如今高校的安全教育平台大多仍采用“图片+文字”的内容解说方式和说教式的语言,对比短视频和在线问答等新媒体特有的、更新鲜的教育方式而言显得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同时,网站上的内容更新缓慢,缺乏时效性,这与互联网精神是相悖的,自然无法最大化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
(三)知识相对零散
缺乏系统性调查发现,高校安全教育平台发布的内容多是关于已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性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缺少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前瞻性教育内容,同时安全教育没有做到常态化和系统化,不能做到定时、系统地进行教育工作,对于发布的消息不能进行系统的整理。甚至有一些高校平台只是刚开通时发布动态,后来就成了僵尸平台。总的来说,目前的高校已经意识到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进行安全教育的优越性,网络化的安全教育也已经得到普及。但是,仅仅是将互联网作为安全教育的传播媒介,这个定位不够准确,就教育效果来看提升也不够显著。要想将互联网与安全教育真正结合起来,实现“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的构想,就需要充分发挥“平等、协作、分享、开放”的互联网特性,利用互联网的时效性、互动性等优势真正颠覆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
现阶段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已经由传统的口头说教形式,逐渐转向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先进的新教育模式,这反映出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重视。但是,目前的教育成效与理想状态还有距离,追根溯源,是在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并不彻底,“互联网+”精神并没有在现有的教育平台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迫切需要一个更为先进的教育平台的背景下,在高校教育工作者推进安全教育改革的热情中,建设更具时效性,更具“互联网+”精神的“互联网+安全教育平台”,势必会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带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