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更好地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红色教育资源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去,真正实现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24年9月27日至9月29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博雅住宿书院、思齐住宿书院、明礼住宿书院一道,组织近50名师生前往河南新县,跟随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的考察足迹,走进“二十八年年红旗不倒”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腹地——河南省新县,开展为期3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
在为期3天的实践教学研修活动中,研修班学员先后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实地考察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参观考察了开国上将许世友故里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聆听了1场专题理论报告和1场老红军后代“红色故事会”专题讲述,进行了1场互动教学、1场激情教学,开展了6场现场教学共12场教学研修活动。
通过实践研修活动,老师和同学们不仅更加深入了解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史,更加深刻理解了大别山精神超越时空的价值,而且也了解了新时代大别山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担当。现将参加延安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老师的心得体会分期刊出,与大家分享。
郭学德: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2024年9月27日至9月29日,我与必赢nn699net马克思主义学院及部分住宿书院的40多位师生一道,前往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腹地——河南省新县,开展为期3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多年以前我曾到过新县,参观拜谒过开国上将许世友的旧居和墓地,但对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没有系统的了解。这次实践教学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研修内容丰富,特别是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实地参观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思考感慨良多,不仅获得了许多历史知识,而且受到了深刻教育。
一是系统了解了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在赴大别山实践研修活动之前,自己虽然对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历史有所了解,但许多知识支离破碎、停留在表层。通过实地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以及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和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比较系统地了解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历史。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贯穿了整个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夕,董必武、恽代英、林育南等一批较早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就开始在大别山各地通过办学、办刊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土地革命时期,大别上地区先后爆发了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创建了规模仅次于中央苏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从大别上走出去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队伍;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四支队和第五师成为鄂豫皖边区对日作战的中流砥柱,并逐步形成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了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根本转变。因此,大别山地区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转折地,同时也是伟大的大别山精神的孕育之地、锻造之地、发展之地。
二是深刻理解了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和超越时空的时代价值。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集中体现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其中“坚守信念”是这一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胸怀大局”体现出的是一种牺牲自我、服从全局的大局意识;“团结奋进”体现的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精神状态;“勇当前锋”体现的是一种不怕牺牲、冲锋向前的战斗精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曾指出:“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别山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当年大别山革命事业坚持“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重要精神要素,而且也是当前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六要”“八统一”的要求。通过此次实践研修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自觉把大别山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讲好大别山红色故事,真正把思政课打造成为学生珍惜喜爱、终生受益的思政金课,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余粮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齐住宿书院)党总支副书记
最美时光九月天,最美风景大别山。在为期三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中,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和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聆听了老红军后代专题讲述和专家教授的专题授课,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赴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进行了实地现场教学。一处现场教学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专题讲授课就是一次精神洗礼。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深刻感悟,是激励继续前行的动力。
一是要做到坚定信念。“坚定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把民众团结来。大别山鄂豫皖根据地无数革命先烈和红军战士的感人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大别山精神“坚定信念”的核心和精髓。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要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是要做到胸怀全局。“胸怀大局”是大别山精神的风格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红军在自身面临“围剿”的情况下,多次南下策应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以自身巨大牺牲实现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历史性转折。我们在各自的工作中,要增强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角度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谋划,紧紧围绕学校合格评估、示范性马院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核心工作去思考、部署和落实。
三是要做到团结一心。“团结一心”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保证,为鄂豫皖苏区“28年红旗不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要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牢固树立学校教育教学事业“一盘棋”的思想;在工作中与各部门、全体同事互相配合,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本职岗位上做出应有的成绩。
四是要做到勇当先锋。“勇当先锋”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凝结了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教书育人为根本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等各个领域,树立创先争优意识,努力做到敬业奉献、勇当先锋。
班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2024年9月27日,我与必赢nn699net马克思主义学院的40多名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前往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河南省新县,跟随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河南时的足迹,走进大别山腹地,参加了为期3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深入了解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深刻感悟大别山精神,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礼,灵魂上产生很大震撼。
大别山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来到了大别山照片红色土地上,真正感受到了当年鄂豫皖根据地革命斗争的残酷,在土地革命时期,新县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当年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献身牺牲。可以说在新县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岭岭埋忠骨。正是在这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里,孕育诞生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
在实践教学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从烈士程儒香受尽百般酷刑却不为威胁利诱而改志,在英勇就义前对母亲说不能尽孝时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从大别山满门忠烈的黄德跃一家人身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从牺牲的5.5万烈士身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从在大别山战斗过的349位将军英勇战斗故事上看到了信念的力量。这些感人的事迹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念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正所谓:心中有信仰,前行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目前我们的国家已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阶段迈进,这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党的几代领导人带领下,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取得的。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以更加强烈的政治自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大别山革命精神,全力以赴落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使命责任。
仇瑞杰: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主席兼教学主管
2024年9月27日至9月29日,为期三天的大别山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学习活动,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的深刻教育,同时也是一次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刻启迪。
大别山精神永放光芒。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将帅馆、烈士陵园以及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等地,通过讲解老师的生动讲解和现场参观,瞻仰展馆中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张图片,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岁月的感人故事,使每一个参加实践教学的师生深感震撼、深受教育。通过参观和实地考察,使我对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有了更多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不仅增强了我对革命历史的情感认同,也进一步坚定了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实践教学管理经验值得借鉴。为了组织好这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大别山干部学院精心设计了实践研修课程,内容丰富,安排合理,时间紧凑,不仅有现场实地考察、现场专家讲解,还有专题理论报告、红军后代讲述;不仅有民主革命斗争旧址旧地现场参观,还有特色传统村落旅游脱贫致富考察体验,同时还安排了激情教学和特色专题教学。整个实践教学研修组织严密,带班老师尽职尽责,授课教师讲授精彩,受到了研修学员的一致好评。通过实践研修,对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安排和组织教学管理,给我了许多启发,学习到了许多有益经验做法。今后,我将把参加大别山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的收获和受益,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管理实践中,为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管理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付瑞霞: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024年9月27日至29日,我与学校多位师生一同来到河南省将军县——信阳新县,走进大别山,跟随习总书记考察的足迹,在行走中深刻感悟大别山精神。
在3天的实践研修活动中,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故里,参观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实地考察了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此次实践教学研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收获颇丰,受益良多。
通过实践研修,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别山儿女的英雄气概,明白了为何鄂豫皖苏区可以“28年红旗不倒,火种不灭”,为何鄂豫皖苏区可以发展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别山二十万英雄儿女胸怀革命信念,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是因为大别山儿女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通过了解大别山区这些有名及无名革命烈士的事迹,使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句话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大别山这片红色热土的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犹如一座巍峨丰碑,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历史的画卷上。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将把大别山精神有机地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将鄂豫皖苏区28年的红色历史和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转化为课堂上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讲好中国革命故事,赓续好中国革命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赵园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2024年9月27日至29日,我与学院和住宿书院的40多位师生一道,奔赴鄂豫皖根据地大别山,开展了为期3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在紧张而充实的行程中,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许世友将军故里等,聆听了红军后代、百岁红军老团长罗明榜之子罗传德讲述的红色故事会《坚定信念跟党走》,以及林海平教授《从大别山革命历史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的专题理论报告。通过此次实践研修,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别山精神的伟大力量和大别山人民对革命事业的深厚情怀。
一种伟大精神: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精神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顾全大局、敢于斗争、坚韧不拔的革命品质。在大别山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难困苦,开展了长达28年的革命斗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片土地上,黄麻起义点燃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火种,鄂豫皖苏区成为土地革命时期除中央苏区之外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大别山精神正是在这种艰苦的革命环境下孕育而形成的,它充分体现了大别山红军将士和大别山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大别山精神不仅是革命年代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从大别山精神中汲取力量,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在新时代的奋斗中发扬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而英勇奋斗的牺牲精神,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种珍贵情怀:大别山情怀
大别山情怀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在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漫长岁月里,红军战士与老区人民风雨同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革命斗争中军民的鱼水深情,使得大别山人民始终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一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大别山,是一块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红色土地,是一块孕育大别山精神的伟大土地,也是一块令人心怀敬仰和心灵向往的土地。在此次实践研修中,我深深感受到大别山人民对革命事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无限热爱,也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现身的崇高情怀。这种情怀,不仅是在革命年代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同样也是今天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讲好大大别山革命故事,宣传弘扬好大别山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旗帜下,勇敢追梦、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蔡晓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
“巍巍大别山,矗立江淮间。东西瞰平原,雄踞鄂豫皖。”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夺取全国解放胜利的重要转折地。
在来大别山进行实践教学研修活动之前,我对于大别山的了解仅是停留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知识上。通过为期三天的实践研修学习,我才真正明白,历史是有厚度和温度的,历史绝不只是教科书上薄薄的几页纸或几段文字。
历史是有厚度和温度的,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鄂豫皖苏区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地区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其中有100多万英雄儿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其中如吴焕先家族、大别山“江姐”晏春山和李先念家族等众多英雄烈士,他们以巨大牺牲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用生命和热血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
在最后一天的“红色大别山 精神永相传”互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生动的讲解,仿佛将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重现在了我的眼前。聆听大别山儿女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不知不觉中我早已是热泪盈眶。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会努力把这段大别山实践研修学习的红色记忆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在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中,感受先辈们对党和事业的忠诚,让红色基因如同种子般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从而牢固树立科学的信仰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王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
在学院的组织带领下,我第一次走进大别山,感受这片红色土地的不朽精神。从以董必武、陈潭秋为代表的中共创始人在大别山播下革命火种,到我党在大别山开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再到成为中原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中原突围拉开解放战争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国共产党人在大别山创下“28 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功绩,铸就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
走入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无声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光辉的历史,展现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博物馆里陈列的破旧红军军装、草鞋,简陋枪支、大刀、长矛,以及令人潸然泪下的烈士遗书……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共和国政权建立来之不易,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许世友将军故里……我听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徐向前元帅为了革命事业大局对妻子蒙受不白之冤最终被错杀而悲痛隐忍,许世友将军为革命事业尽忠而未能对母尽孝愧疚三次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百岁老红军罗明榜为革命三过沼泽草地而忠贞不渝跟党走......在这里,我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念。吴焕先烈士在诗中写到:“赤胆忠心为工农,气壮山河志不移”;杨超烈士在诗中表示:“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周狷之烈士在诗中表示:“头颅抛千斛,风雨撼孤舟。宁为革命死,不作阶下囚”……
“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树丰碑”。没有远大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的执著坚定,大别山是不可能坚持28年红旗不倒的。正如徐向前所说:“经过党长期培养和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具有无限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表现了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证明我们的党尽管多灾多难,但力量却是无穷无尽的。”这次的大别山之行,对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信念强化。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更加意识到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重要,我将把大别山精神和大别山革命故事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梦沙: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
在丹桂飘香的金秋九月,我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大别山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踏足大别山,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山峦叠嶂间,不仅蕴藏着自然的雄浑与秀美,更蕴含着一种不朽的精神——大别山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始终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不间断、党组织活动不间断、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不间断,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因此孕育形成了“坚守信念、紧跟党走,顾全大局、勇担前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前仆后继、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今天我们重走革命前辈走过的路,实地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参观考察了开国上将将军许世友故里和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进行了数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特别是在现场教学中,以百岁红军罗明榜之子罗传德的讲述最令人记忆深刻——大别山老红军罗明榜转战三千里,三过草地,后来岁西路军远征失败后,靠着坚定的信仰和永不叛党的信念,徒步行走数千里走回延安,回到了党组织的怀抱。通过此次实践教学研修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也深深感受到了信仰和信念的巨大精神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大别山军民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是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我认识到思政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程,更是立德树人、塑造灵魂的育人课程。今后,我将坚定信念,将大别山故事和大别山精神自觉融入到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用大别山故事和大别山精神感化学生,从而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