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更好地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红色教育资源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去,真正实现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24年8月1日至6日,必赢nn699net马克思主义学院42名思政课教师,奔赴“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
在为期6天的实践教学研修活动中,研修班学员聆听了一场高水平的《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专题报告,进行了一场《歌声里的党课》激情教学,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延安文艺纪念馆、北京知青博物馆等内容丰富的纪念展览场馆,实地考察了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以及南泥湾大生产旧地、梁家河北京知青旧地等旧址旧地,开展了《延安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白求恩精神》《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大生产运动与南泥湾精神》4场现场教学,共计20场实践教学研修活动,圆满完成延安之行的实践教学研修任务。
通过实践研修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不仅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史,更加深刻认识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也更加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的永恒珍贵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现将参加延安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老师的心得体会分期刊出,与大家分享。
赵园园: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2024年8月1至6日,我与学院40多位思政课教师一道,奔赴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了为期6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在紧张而丰富的行程中,我们聆听了专家的专题理论报告,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延安文艺纪念馆等纪念馆、展览馆,实地考察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旧地,并进行了多场现场教学活动。通过实践研修学习,我深深被一种伟大精神所感染、被一种珍贵情怀所感动。
一种伟大精神: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革命领袖毛泽东倡导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时间里,领导开展了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领导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全国胜利。在上述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伟大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不仅在当时是共克时艰、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和精神力量,而且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用延安精神教育年轻一代,牢固树立科学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种珍贵情怀:延安情怀。延安情怀是一种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真诚热爱的情感,也是一种对革命圣地延安深沉眷恋的情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被人民群众赞誉为“人民的大救星”。20世纪60、70年代,习近平下乡插队到延川县梁家河,度过了7年的艰苦知青生活,将自己融入到了这个陕北的小山村,成为了梁家河村的带头人。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获得人民支持、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难忘延安行,终生延安情。延安实践研修活动,使我对延安产生了难以忘怀的崇敬与热爱。
“圣地无佛祖,延安有真经”。延安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杜明杰: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讲师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鼓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转化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力量和行动。
根据学院暑期实践教学活动安排,我们奔赴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开始了为期6天的实践研修活动。实践教学和现场教学都让我印象深刻的,特别是延安大学郝琦教授所作的《延安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现场教学活动。郝琦教授强调,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同时也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地。延安精神就其内容来说,其灵魂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精髓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
今天,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也将愈发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强的意志、更为艰苦的努力,用实际行动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在新时代新阶段,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有必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精神的力量,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践行好思政课教师责任和使命,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兆鑫: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教师
自从踏上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我就像当年无数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一样,被延安厚重的红色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延安精神所感染、所吸引。
我们聆听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程伟教授所作的《党中央在延安13年》专题报告,对延安的光辉革命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里,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最终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同时,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期间,不仅把延安建设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成功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且还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我们实地考察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旧地,真切感受到延安革命历史的厚重。站在老一辈革命家居住生活的窑洞前,我仿佛又看到了革命领袖们的音容笑貌,听见了他们慷慨激昂的演讲,感受到了他们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还走进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川县梁家河的知青居住旧址。在这里,我了解到,习近平当年在这个陕北小山村整整居住了七年。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里,习近平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他还带领村民们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在这里,习近平不仅强壮了身体,锤炼了意志,更是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总之,此次延安之行,对我不仅是一次对党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丰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启迪。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我要自觉把延安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讲好延安红色故事,传承好延安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新人铸魂课程功能,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晋曼钰: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教师
延安,这座承载着中国革命厚重历史底蕴的城市,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受到了深刻教育,经历了一次心灵和思想上的洗礼。
在为期六天的研学活动中,我们先后走入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实地考察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旧地,在带班老师的生动讲解下,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实践研修活动,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使我对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实践研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展览馆内数量丰富的历史图片和珍贵实物,生动再现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段激情岁月。当时,城市知识青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城市奔赴农村,在艰苦的农村生活环境中锻炼成长,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北京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在陕北延川县梁家河这个偏僻的小乡村度过了整整七年知青生活,并成长为梁家河党支部书记,成为带领乡亲劳动致富的带头人。
“延安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延安之行,是我人生成长重要的驿站。在这里,我了解了延安时期的光辉革命历史,我认识到了坚定理想信仰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我理解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自觉地把延安故事和延安精神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分享延安实践研修的感悟与收获,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赵宇琛: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教师
2024年暑期,我与学院40多位思政课教师一道,奔赴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开启了我终生难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之旅。
“圣地无佛祖,延安有真经。”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历史的实物,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而辉煌的岁月。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从幼年逐渐走向成熟,从弱小开始走向强大;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并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包括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艰苦奋斗工作作风等内容在内的延安精神。
“心怀天下志,身献万民安。”实践研修期间,我们实地考察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岭等革命旧址旧居,站在一排排窑洞前,我不禁感慨万千。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是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生活工作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身居简陋的窑洞,却心系天下、运筹帷幄,领导指挥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我仿佛听到了八路军将士高唱着《黄河大合唱》奔赴战场的激昂吼声......
“一片黄土地,两代领航人。”在延川县梁家河知青窑洞旧居前,我感受到了艰苦奋斗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当年上山下乡的北京城市知青们,在这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锤炼了意志,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北京知青中的一员,在梁家河这个陕北偏僻的小乡村整整生活了七年,最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延安之行,受益终生。我不仅了解了更多延安革命的历史,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延安精神的力量和时代价值,它不仅是党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蔡军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副教授
为期六天的延安红色之旅,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光辉历史。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的十三年,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十三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十三年。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实践研修期间,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实地考察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旧地,亲身感受了无数共产党人为理想和信仰奋斗的光辉事迹。在延安的每一寸土地上,我们都真正体会到理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特征。延安精神具有实践性、群众性、时代性。延安精神的实践性,体现在它始终与革命实践紧密相连,在艰苦的革命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延安精神的群众性,体现在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获得了革命胜利的源泉与动力。延安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在它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延安精神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和价值。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加需要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延安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延安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担当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使命,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新雯: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教师
8月1日至6日,我与学院40多位思政课教师一道,奔赴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开始了为期6天的延安思政课实践教学研修活动。通过实践研修学习,我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而且净化了思想、提升了认识。
实践研修期间,我们聆听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专家教授们所作的专题理论报告,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等纪念展览场馆,实地参观考察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凤凰山等革命旧址旧地,进行了多现场教学活动。通过上述实践研修活动,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历史,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所体现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来之不易。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而且在实践中逐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延安之行,使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我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信。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要时刻牢记思政课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努力践行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自觉将延安的红色资源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力争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真正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关键课程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