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责任和挑战
来源: 半月谈网
当中国共产党即将开始在全国执政前夕,毛泽东曾充满信心地讲道:“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但是中国人民是勇敢而勤劳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地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经过60多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业绩和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当年的预见。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的重托,成功地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住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执政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和社会进步。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和挑战,但中国共产党必将在中国长期执政,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走向繁荣和富强。这既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也是不可改变的趋势。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走向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使命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中华民族就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近代中国,谁能承担并实现这两大任务,谁就能获得人民的拥戴,谁就有资格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者。
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压迫,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但是,这些斗争却一次次遭到失败。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直到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唤醒了中国,在黑暗中苦苦求索的先进的中国人才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革命的面目由此而为之一新。毛泽东曾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正是从这个“大事变”开始,中国人民逐渐看到: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代表的共产党,不仅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以最先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自成立起即英勇投身于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的革命斗争,而且为这一斗争指明了胜利的道路和方向。在近代中国,自辛亥革命孙中山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后,短短几年间曾出现过大大小小300多个政党政团, 包括国民党这样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党,各种政纲、政见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但大多如过往云烟,转瞬即逝。只有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了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鲜明地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承担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使命。正因为如此,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把希望寄托予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党带领人民赢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此基础上,经过60年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战乱不断、四分五裂的局面,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使国家稳步地走向强盛,使人民逐步地走向共同富裕。正像邓小平曾经讲过的,“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我们“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一步步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不仅日益巩固,而且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不仅经受住了历史实践的检验,而且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戴。正如江泽民指出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虽然已经或正在逐步完成,但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来看,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还不是党的历史使命的全部。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这一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确定的历史使命。完成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脚踏实地地为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使命而扎扎实实地不懈奋斗,才能确保党的全部历史使命的最终完成。忘记远大理想,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任务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从革命和执政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深深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实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这个历史伟业已经完成了。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60年,取得了巨大进展,并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已经确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样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完成这一使命。
党长期执政面临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将长期执政,既是党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要求,也同样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夺取全国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正像胡锦涛指出的:“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经过党执政以来60年的奋斗,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在进入新世纪之际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又继续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是,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许多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我国总体上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要在中国长期执政,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重大考验。这种考验主要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
在国际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国际局势发生了一系列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国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同世界的各种联系日益紧密。这种联系即使我国获得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也必然会带来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特别是2008年以来百年罕见的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并迅速蔓延,已经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在国内,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十七大报告从8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面临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
上述阶段性特征,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文化和社会;既涉及国内,又涉及国际;既概括了我们取得的成就、获得的起点和面临的机遇,又指出了面临的困难、问题及严峻挑战。
从党自身的状况看,中国共产党经过60年的执政,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考验,无论是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还是党的干部队伍状况,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着党的执政成效。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永远保持先进性、成为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仍是党需要长期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也是党在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道路上将长期面临的艰巨考验。
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风险和考验,坚持立足基本国情,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中国共产党就能不断地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地巩固执政地位和提高执政能力,不辜负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胜利前进
经过60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仅彻底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更加坚定,深化改革的行动更加自觉,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的各项举措更加注重实效。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局面和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方式进一步健全。2008年,我国先后遭受到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奋勇夺取了抗击特大自然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中国人民的意志、勇气和力量,再一次出色地经受了考验和检验。特别是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08 年,我国还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制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力度,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使中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一切,更加突出地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和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新征途上,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任 孙大力 《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党建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