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灾难,都是一次不可复制的“实战演习”,每一次危机,我们都应收获成长。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人民军队挺身而出,医务人员舍身救人,70多岁的李兰娟、钟南山院士坚守武汉.....作为中国人民,我为之骄傲、为之动容!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活的教材。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育人导师,我很想为祖国贡献哪怕微薄力量,在这堂特殊的课程中,一直不断思考如何转“疫”为“育”,真正地让学生与祖国共成长。


三个月以来,我经常和学生们说:
“同学们,守护武汉,守护祖国,请先守护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从来都需要具体载体,不应被边缘化、形式化。
2020年1月,疫情刚刚开始,许多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在心态、行为上有所松懈。因此,我经常召开班会,由疫情现状讲到防护方法再讲到每日健康打卡的意义。期间,书院也举办了网上疫情知识竞答活动,加深学生对防疫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防控技能。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是我认为最有必要开展的,使学生们认识到珍爱生命首先要敬畏生命,生命来之不易且只有一次,因此我们应配合全民抗疫,这就是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场战“疫”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生命而战,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连在一起,我们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同学们,我需要你们保护好自己,为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敬畏生命,学会负责便是一种成长!
“你只是一名学生,生逢伟大时代,更应感叹此生无悔入华夏!”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我们总说疫情大考,这的确是一场考试,考验的是祖国,更是每一位中国人民。在新闻里看到无数感人事迹和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各个岗位,正是由于大多数人的坚守,才有了战胜疫情的希望。看到这些,眼眶湿润,感触很深,我总会第一时间把这些故事分享给学生。还记得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组长张红霞说:“千里而来,就要对得起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她自从到了武汉,便每天待在这里,她所在的医务组负责的患者有60多位,老年患者占多数,一位80多岁高龄患者,入院时检查病症并不重,但她发现老人精神不振,便密切关注细微变化,最终在老人出现危险时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治愈患者在出院时送给她8个字:“红霞映日,便是春天。”是啊,我们因为有无数默默奉献的华夏儿女而岁月静好,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我相信学生在了解这些事迹后,深受感动的同时他们也会向其学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持正义做正确的事,真正地践行爱国主义行为。认知奉献而感恩,心系家国而成长!


“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科学战“疫”,你我同行,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便是崇尚科学。”
------在这场战疫中,科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方法打败病毒、研制疫苗都离不开科研攻关。1665年,牛顿在伦敦鼠疫流行时,闭门研习,创下惊人成果。学习是每一名大学生学习生涯的主要任务,更是当下疫情期间认真学习、独立思考、超越自我的好时机。除了使同学们了解科学家事迹外,还挖掘学生在家学习的故事,推送链接作为宣传,带动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看着同学们学习的背影及感悟,我为之感动,他们正演绎着青春最美的样子。做力所能及之事,报国之志不在一时,将来终有达成所愿之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崇尚科学,是一种成长!


灾难之下无所畏惧、同心抗疫,灾难之后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教育契机,教育应来源于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做到在灾难面前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共进步,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用为了国家安全、人民健康,不怕牺牲、负重前行的故事作为鲜活的教材让学生明白了感恩与责任的重量,也让思政教育沿着情怀、温度的方向稳健前行。学习汇聚强大的青春力量,踩踏灾难我们与祖国共同成长!我们一同盼望祖国早日重现春光,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