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
快乐的暑期已经来临,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做好合理规划了么?

其实,暑假除了让我们得到休息,也会因为处于松弛的状态,让我们变得懒散和不知所措。这里有份心理健康指南,帮助你们合理度过假期生活:
合理安排,丰富生活
随着暑假的到来,很多同学由紧张的学习状态一下子过于放松,整天玩耍、看电视、上网,吃各种零食,吃饭睡觉都没有规律,出现学习效率低、情绪低落、焦虑等现象。因此,在暑假形成规律的作息,合理安排娱乐和学习的时间就显得极为重要。不仅可以避免因过度休闲娱乐而带来的空虚无聊感,而且学习之余,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感兴趣的事情,比如读书、听音乐、散步、绘画等,能够在丰富假期生活之余,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
制定目标,提升自我
人生需要目标和梦想,同样,暑假也需要制定目标,把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都列出来,按照重要程度标记出来,让自己有事情做。定几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尽可能详细到每天,或者以打卡21天等形式坚持完成。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我,收获价值感。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暑期生活中同学们可适当增加自己的睡眠、休闲、娱乐的时间,但千万不要养成“入睡过迟”“睡懒觉”“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要坚持健康作息,也要“动”起来。居家运动可以请父母参与互动或相互督促坚持打卡,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同学们也可以到室外空旷场所开展户外运动。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同学们在暑假期间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多与家人、同学、朋友交流
平时求学在外,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趁着假期,放下手机多和家人交流交流,好好吃个饭聊聊天吧,他们会很开心。而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关心是促进个性、情感、智力等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暑假期间同伴之间见面的次数大大减少了,但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多与同学聊聊天,讲讲自己的心事,同伴之间分享个人生活感悟,不仅可以表达情绪情感,还可以通过同伴获得心理支持。
学会调适情绪 提高求助意识
暑期居家时间长,同学们有可能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家庭生活中和家长之间也可能产生矛盾,同学们要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可以采用适度运动、欣赏音乐、阅读书籍、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来达到心理放松、缓解心理压力的效果,保持积极心态。如果长时间不能调整好自己心态,同学们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或微信等间接方式,寻求学校心理老师、班主任老师或专业机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积极与他们倾诉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提高求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