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心理@至善】风“豫”同舟,同“心”而行 | 大学生心理调适指南

灾 后 心 理

调 适 指 南

连日来,我省遭遇了强降雨天气,全省多地暴雨如注,洪水泛滥,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郑州、洛阳、许昌、平顶山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多地遭遇特大水灾。新乡市辉县市、卫辉市、长垣市、获嘉县、原阳县、封丘县、延津县、新乡县、卫滨区、红旗区107个乡镇受灾。

面对一幕幕令人揪心的场景,处在灾难中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煎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灾难导致的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干预,不及时排解,很可能会伴随个体一生,留下心理阴霾,严重者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此次灾情中无数人伸出援手,舍生忘死奋战一线,广大民众也齐心协力、团结互助,让我们共同携手,用温暖和陪伴共度天灾。大雨过后,必将迎来美丽的彩虹,灾后过后,我们个人的心理韧性、民族的超凡韧劲必将愈强。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了解灾情下科学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吧!

No.01

灾后心理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

面对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受灾群众会出现极度悲哀、痛哭流涕,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急促,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

初期为“茫然”阶段,以茫然、意识清晰度下降、不知道时间地点人物及自身状态、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特点为主要表现,甚至有的受灾群众事后不能回忆起灾害来临时的情景。急性应激障碍期可能会出现愤怒、恐惧性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可能伴有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等表现。

2.创伤后应激障碍

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受灾群众通常会做与灾害相关的噩梦,而且体验感非常清晰,即使睡醒后脑海里也不时会出现灾害时的片段。不少患者会出现难以入睡、易惊醒、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到惊吓、难以集中精力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No.02

心理调节方法

1.避免信息过载

尝试固定一个刷新闻的时间,在洪灾中,你可能亲眼目睹过一些惨状,也可能浏览过许多令人心情沉重的视频,甚至可能自己经历了生死时刻。但如果心理已经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要及时停止浏览相关内容,不停地浏览新闻很有可能会加重恐慌。当你感觉快被负面情绪淹没时,可以放下手机,跳出负面情绪,阻断恐慌、悲痛、焦虑情绪的侵袭。

2.接受自己的感觉

无论我们是什么年纪的人,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家要知道出现灾后抑郁、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大家应学会接受自己的感觉,可以尝试将这些感觉说给其他人听。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他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3.学会自我调适

按时按点起床、吃饭,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做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学会自我调整,学会放松。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避免昼夜颠倒。虽然洪水无情冲垮了我们的家园,但只要我们勇敢坚强、振作起来,我们就能重建我们的家园,让一切变得越来越好!

No.03

面对受灾同胞,我们该怎么做?

1.倾听:但不主动询问

如果受灾同胞想要和你倾诉痛苦遭遇,请耐心倾听,但如果他们不想要谈论相关经历,也不要去主动询问。此时,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和陪伴。

2.接纳:理解他们的情绪

对于受灾群众,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其实我们只需要解开他们的心结,告诉他,崩溃、悲伤、内疚等都是人自然的情感,不是脆弱的表现,这是正常的。

3.陪伴: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

陪伴可以给他提供社会支持,让他知道在世界上他不是孤独的,有你的支持,或许创伤就可以挽回。

大量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创伤事件的善后处理是非常有作用的。如果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应激事件后同样被破坏,这个人在心理上将遭受巨大的毁灭性打击。有研究发现,家人朋友甚至有比心理咨询师更大的抚慰优势。所以,陪伴,是我们能做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帮助!

风雨过后,“豫”见彩虹,

一切都会好起来。

加油!

我们一直和你在一起,

从未离开。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