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服务
【资助@至善】学生资助小课堂| 大学生金融知识普及

       金融,并不是什么高大尚的词语,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与钱打交道,那么同学们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吗?今天整理了一些金融风险的防范及金融理财产品的知识,为同学们的“钱袋”保驾护航。

骗局一:刷单诈骗

在最初,骗子通常会给被骗者派发金额较小的任务,并承诺被骗者按时返还本金及佣金,之后逐渐扩大刷单数额来诱骗雇佣者投入更大量的本金。

典型案例:某高校学生吴某,在宿舍用手机上网,看到一条兼职刷单的广告,与对方QQ联系,对方称每单返8%的佣金。吴某某就打开了对方发来的网址,在这个网址用支付宝刷了320单,共计15000元。因对方没有返回本金和佣金,发现被骗。

骗局二:消息诈骗类

骗子通过短信发送网址,来获取被骗者的银行卡号及密码,然后施于诈骗。

典型案例:小王同学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尊敬的商户您好!由于购物平台网络系统升级,请您及时点击以下网址认证账号(***网址)以免影响正常接单!随后小王点开了短信内容中的网址,进入该网站之后按照提示输入账号和密码,随后一步步操作之后,银行卡内余额被洗劫一空。

骗局三:传销诈骗

传销组织通常打着“创业、就业”的幌子,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诱骗求职人员参加各类传销组织。大学生作为网络的活跃群体,更容易被传销组织利用。

典型案例:来自一位被传销组织欺骗获救后的王某:“一进来就是开会,天天给我们讲一夜暴富、一夜发财等洗脑课程”。

骗局四:校园贷款

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平台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在校学生通常通过网络提交资料,支付定额手续费用后申请的信用贷款,简单的逻辑背后其实充满了算计,很多同学缺乏判断能力,就会深陷校园贷款的泥潭。

典型案例:某大学的一名学生,为了购买最新款的手机,申请网上贷款。随后,经过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该学生最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原始金额仅为3万元。

骗局五:奖助学金诈骗

冒充高校老师或学校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受害人,详细阐述受害人信息,以此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再以发放奖学金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密码等,施以诈骗。

典型案例:某大学李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大学财务处老师”的电话,对方以结算奖学金为由,让其提供银行卡账号及短信验证码,后其发现自己卡内3500元被转走。

温馨提示:凡是提及资金问题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警惕度和防范意识,不要贪图恩惠及小便宜,保护好私人信息,紧紧看住自己的“钱袋”!

                                                                                                                                                                                                                                            供稿:至善住宿书院公众号

                                                                                                                                                                                                                                            编辑:董亚萍

                                                                                                                                                                                                                                            审核:户艺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