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视窗
至善住宿书院组织各团支部开展“中国美,劳动美”主题团日活动

第三团总支第五团支部

为了更好理解新时代劳动美,弘扬劳动美精神,5月5日,至善住宿书院第三团总支第五团支部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第一项:由团支书沈威介绍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以及发展,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意义,并着重强调了扁担精神,激励同学们在以后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勤奋刻苦,积极发扬扁担以及劳模精神。

  活动第二项:团支书带领同学们开展社区劳动服务,对我们所在的书院四周进行清扫活动帮助环卫工人减轻工作负担,同时也进行一系列的公益活动我们在学校宣讲劳动精神是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劳动精神。通过社区劳动服务同学们可以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活动第三项:各寝室长上台发言,介绍自己身边的劳模,通过来自身边的劳模榜样精神和风采,号召同学们积极开展公益劳动,大力改善校园环境以及寝室生活学习环境。

活动第四项:团支书以及各寝室长发言完毕后,同学们备受激励,积极进行发言,各自阐述了对“劳动精神,劳动美”对见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拥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锦城,还是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劳动和奋斗。

活动第五项:团支书对本次团日活动进行总结。

通过本次“中国梦,劳动美”主题的团日活动,大家都深刻认识到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体现,通过培养新时代新青年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让我们携手共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团总支第一团支部

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5月23日,至善住宿书院第四团总支第一团支部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团课。

活动第一环节团支书刘春梓向同学们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让同学们明白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第二环节是宣讲劳模精神,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劳模工匠以卓越的劳动创造、强烈的责任担当、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无私奉献的动人赞歌。樊锦诗扎根大漠、倾其一生、守护敦煌。黄文秀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动全村实现整体脱贫,将30岁的年轻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张桂梅扎根边远地区40余年,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让同学们知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靠辛勤的劳动创造和奋斗精神引领。第三环节是分享“我与劳动的故事”。同学们通过讲述在生活中一些劳动的经历与劳动后的感想,明确劳动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豪言壮语,更要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团课结束后,第四团总支第一团支部的团员们在宿舍楼顶的自习室进行打扫卫生义务劳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的学习环境。

逐劳动之光,扬时代之帆,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我们青年人要坚信,当今时代,奋斗是最坚定的许国,劳动是最深刻的奋斗。让我们以劳动之光闪耀青春花路,以时代之情,重燃劳动盛焰!

第九团总支第五团支部

为弘扬劳动传统美德,至善住宿书院第九团总支第五团支部开展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活动开始,由团支书介绍劳动节的由来,19世纪,欧美的许多国家由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刺激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从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至1886年“干草市场暴乱”,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并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意义,对劳动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

随后,组织委员带领大家了解了中国的第一个劳动节。1918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并阐述了劳动节的意义,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 让同学们更加注重劳动节,更加了解劳动不仅有关人的健康和智慧,也有关人的快乐和美好。劳动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劳动锻炼和造就了我们人类。人的伟大其实就在于会劳动、能劳动和爱劳动。没有劳动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能体现劳动的生活是充满幸福的。

活动最后,团支书对本次主题团日的学习进行总结,并鼓励大家尊重劳动价值,弘扬劳动价值,做新时代奋斗者。

第四团总支第二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引导同学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增强集体劳动意识,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至善住宿书院第四团总支第二团支部开展了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本次团日活动由团支书温佳玥同学主持,她向同学们强调了劳动的重要作用,介绍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意义,并指出当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推动劳动的观念不断更新。但是在我们国家,不论哪种劳动、不论哪种岗位,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劳动者都是值得赞美的。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由团支书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使大家对于劳动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让大家意识到国家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

接着,全体同学首先一起学习了“铁人精神”、“劳模精神”和“抗疫精神”,让同学们了解了建党百年历程中的伟大精神,使同学们明白了我国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依靠的是我国人民勤劳朴素,艰苦奉献的劳模精神。

活动最后,同学们对劳动精神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树立了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理念,也更深入传承和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劳动服务中汲取前进力量,在劳动奉献中绽放最美的青春风采!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懂得了为什么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深刻领悟了劳动光荣的道理,激励了广大青年学子努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用劳动之手,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团总支第六团支部

为了弘扬劳动之美,感受劳动之美的魅力,至善住宿书院第三团总支第六团支部于5月9日在9-308教室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团课。

活动第一项:团支书白元哲与各团员一起探索劳动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还回顾中国第一个五一劳动节的由来——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五一”运动史》,号召中国工人把这一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

活动第二项:各在座人员踊跃发言,团员们分享对于五月劳动月的心得体会:劳动是光荣和幸福的,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和实现自身价值。在参与各种劳动活动中,我体会到了辛苦和劳累的感觉,但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活动第三项:以实际行动感受劳动之美。第三团总支第六团支部的团员们宿舍楼区域进行打扫卫生义务劳动,为楼宇的同学们打造一个更为赏心悦目的住宿环境。

最后,我们要弘扬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一种奋斗和进取的精神,它让我们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发展。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劳动事业中,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