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西亚斯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来啦!来看看都有哪些关注点(摘要)?
分享到:

关注点01:学业导师实行以学校指导、专业学院管理为主的模式。教务科研处是学业导师的业务指导部门。各专业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的学业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学业导师的选聘、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

关注点02:校内学业导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者至少入职3年以上具有初级职称的本校在岗专职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须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关注点03:校外学业导师应是行业领域的专家或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一般应具有行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及以上学历,有3年以上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


关注点04:每学期开学前学业导师要制定本学期指导计划,开学后与学生见面并传达给所指导的学生;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指导学生选课;对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学业帮扶,做好受到学业预警学生的转化工作,协助学习辅导中心帮助其制定课程重修计划;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


关注点05:符合学业导师任职条件的专职教师均须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学业导师遴选采取个人自荐或专业学院指定的方式进行。学业导师可跨年级、跨专业指导学生。学校鼓励学业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


关注点06:原则上学业导师由学校专职教师、合作企事业单位专家导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学业导师按照学年进行聘任,聘期一般为2至4学年。


关注点07:各专业学院可以从其他学院、党务部门、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中选聘符合条件的学业导师,选聘人数占比不超过15%。


关注点08:学业导师指导工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就学生的共性问题集中处理,个别问题分散指导。新生入学30日内,学业导师应与学生进行见面交流,每学期开学2周内及选课前1周内必须与学生见面,对当学期的学习计划和选课进行指导。


关注点09:每学期集中指导不少于1次,分散指导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平均每周至少1~2小时。


关注点10:学业导师工作考核按学年考核,每年8月底前完成。每学年由各专业学院根据导师的履职情况、工作实效和学生满意度测评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关注点11:学业导师工作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等级分为优秀(90分~100分)、良好(70分~89分)、合格(60分~69分)和不合格(低于60)四个等级。优秀比例不高于10%,不合格不设置比例


关注点12:各专业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学院《本科学生学业导师考核实施细则》。学校每学年开展“优秀学业导师”专项奖评选工作,评选出10%左右的“优秀学业导师”,并对“优秀学业导师”予以表彰和奖励。


关注点13:学校将担任学业导师经历作为专任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被评为“优秀学业导师”的教师,在岗位评聘、职称评审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关注点14:构建学校—专业学院—教研室—学业导师四级管理体制,学校负责学业指导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价,专业学院负责学业指导工作的实施和管理,教研室负责落实工作,学业导师负责具体实施。


关注点15:在校、院两级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以学校指导、专业学院管理为主的模式。


关注点16:探索建立师生双向评价体系,量化考核指标。学生与学业导师互评,双向展现成果。探索构建导师与学生“互选”及调整机制。本科一年级学生实行学院分配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展开三个阶段的学业辅导,大学一年级新生实行学业适应和规划辅导,大学二、三年级实行学业创新和实践辅导,大学四年级实行学业发展和就业辅导。


关注点17: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等核算入教师工作量。学业导师培训作为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的必备内容之一。


关注点18:通过搭建学业导师信息化平台,实现师生互选互动互评以及过程信息记录与管理。实现“导”与“学”交织交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关注点19:2021年9月,从2021级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开始全面实施学业导师制度,以逐年推进的方式进行。


上一条:艺术设计学院喜获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多类奖项

下一条:人民日报社论 | 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二周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