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写的“人”不只是抽象的“人”,而是13亿多“人民”,是无数个复数集合组成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五位一体”到“四个全面”,从生态文明建设到全面从严治党,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核心精神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即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因为,生态和文明兴衰紧密联系,生态环境是人民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也同样是回应群众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不仅如此,党中央的宏观政策始终与人民的微观生活紧密联系。“十三五”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质也是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规划。“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后,加上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体现,也是党执政思想的体现。
这个大写的“人”不只是抽象的“人”,而是13亿多“人民”,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复数,而是无数个复数集合组成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十几亿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总目标,也必然包括每个具体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十三五”规划从健康、教育、文化、就业、社保五个方面,对人的发展生命周期确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量化指标,例如: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满足公共文化需求、提高就业率、实现全民社保覆盖等等。这体现了宏观的国家规划与微观的人的发展需求之间的联系、匹配、互动和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根源正在于人民的需要不断发展。经济增长、收入提高可以使人感到更幸福。但这种联系是有条件的。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幸福感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减弱,而与更多的社会因素相联系。我国已经逐步从前一个阶段向后一个阶段发展,人民的需求不仅仅限于收入的增加,而是更加丰富、多元。我们不仅追求经济增长,更追求绿色、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不仅追求物质文明建设,还追求精神文明建设。这些新要求正是来源于人民诉求的不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精神生活等新理念的本质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伟大的时代,将由伟大的人民创造,也将由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