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一个男孩对另外一个男孩至死不渝的承诺,引出的是一段人性救赎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仅关于友谊、亲情,涉及背叛、救赎,深刻反映了阿富汗突出的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更是对兵荒马乱之下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控诉——阿米尔,富家子弟,性格怯懦,擅长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风筝的线的“风筝斗士”,他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阿桑忠实、正直,则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更多时候,阿桑扮演着阿米尔“守护者”的角色,然而,两个孩子心中所想却是截然相反:“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我是普什图人,它是哈拉扎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正是这样明确的等级观念和宗教种族观念,让阿米尔一次次对哈桑戏弄之后虽然也曾心存愧疚,但这种感觉很快就在自我辩解和自我原谅中消弭,也是在他看到哈桑为不被阿塞夫抢走风筝惨遭强暴时选择逃避,是他之后用计谋逼走哈桑霸占父亲“全部”的爱的根本所在,而这何尝不是揭露了人性的本来面目?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表白,在他心目中的,阿米尔的地位无可取代,为了阿米尔,哈桑愿意付出一切,是在得知阿米尔栽赃自己的情况仍然选择离开的原因,也恰恰如此,《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展现的是阿米尔根本对立的一面,体现得失人性中的大善,虽然他是哈拉扎人,是什叶派,只是一个奴仆,虽然他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阿米尔的计谋得逞,哈桑和父亲最终离开,这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对人性中劣性当道的批判,但也由之使故事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怀着深深愧疚,阿米尔踏上了救赎之路,在哈桑因种族歧视被塔利班枪毙后,阿米尔得知原来自己与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促使他奔赴喀布尔,救出哈桑的儿子索赫拉博,并将其带回到了美国。
娓娓道来的故事,沉静、缓慢的语调,《追风筝的人》中讲的是战火下的阿富汗民族,是人性善与恶的抉择,是人性的救赎。
从童年、少年,再到不惑之年,伴随年龄增加的还有社会阅历的逐渐丰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良莠不齐的养分,耳濡目染之下总会面对辨别善恶的艰难抉择,面对惨淡的现实人性难免会陷入迷惘,难免会迷失在纸醉金迷的花红世界之中,随着心智、人性随之步入歧途,人性“恶”的一面随之呈现,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便忽视了身边人的感受,甚至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孤注一掷,将自己一步步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人的欲望,正如《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那般,为了得到了父亲的宠爱,为了赶走哈桑,不惜设计逼走他,将自己禁锢,随着自己的人性迷失,下半生也在深深的愧疚中度过。
不可否认,人性的本性是自私贪婪的,面临抉择的时候,往往很难做到理智做出选择,但同样不可否认,人性“恶”的一面之外,还有“善”的一面,重要的是在人性已经迷失之时能够走出救赎的一步,莫让内心的阴暗面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阿米尔在愧疚之中最终迈上救赎的道路,这是因为他内心光明的一面占得主导地位,随着岁月流逝,他内心上的一层薄尘被轻轻擦拭,将人性的救赎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追风筝的人》故事的结尾,在9.11事件之后的一个周末,一个公园里,跟随阿米尔回到美国之后因为感情上的阴影陷入孤僻,不和任何人交流的索赫拉博因为玩风筝,终于对阿米尔露出一个微笑。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的弥补,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这是《追风筝的人》中让我印象深刻,在我心中烙下深深印记的一句。
(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