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2018—2019年度教学竞赛已经全面结束,经过激烈竞争,专业学院与专家组的最终评审评选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宣传部接下来会以专栏形式走进这些获奖教师教学世界,感悟他们心得与体会。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也希望全体教师以此为榜样,争创一流,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水平而继续努力!
教师简介
胡代弟老师2006年毕业后来我校工作,至今已有13年。主要从事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任教以来,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15篇,参与著作编写3部。并获全省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校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省信息化大赛课件二等奖2项,校微课比赛三等奖,多次被评为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和校“优秀教师”。教学工作也获得学校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自从学校评教以来多次获得优秀。 (图为胡代弟老师)
胡老师访谈录
万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讯员):
胡老师,您是如何了解到此次竞赛的?
胡老师:
2018年9月,学校下达“关于开展2018-2019年度教师教学比武”的通知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组织多位老师进行了学院的预赛。在预赛中,院里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每位参赛教师的课程,并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并进行指导。
万晨:
那您又是如何准备比赛的呢?
胡老师:
刚开始接到通知时,还是觉得紧张。因为竞赛是学校建校20周年重要的庆典活动之一,会持续一学期,并采用评委不定时走入课堂随堂听课的评比办法,也就意味着每一节课都有可能被专家听课。这样紧张的心情持续几天以后,我就慢慢静下心来,以平常心对待每一节课。按平时那样精心准备每一次课,讲授好每一次课就可以了。

(上课中的胡老师)
万晨:
您觉得此次获奖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胡老师:
1. 得益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的学习积累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每次上课前我都充分备课,做到对每个知识点理解透彻,仔细推敲,对课程内容非常熟练,能够脱稿讲课。
2. 我们专业的应用性也很强,为了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我会结合课程自己设计、制作一些电子小项目,以视频或实物的形式在课堂中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课程的安排上,每堂课设计各教学环节,我都要仔细的推敲和反复琢磨、修改,力求上课时思路清晰,结构和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内容丰富,把知识点和应用实例、前沿科技结合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所以,在比赛中我能够做到每堂课都能够心里有数,并很好的把控课堂。上课时,把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专业问题,通过我们生活中能观测到的现象或一些应用,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万晨:
那胡老师您在课堂上又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呢?
胡老师:
为了增强和学生互动我也尝试了很多办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课下查资料的知识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项目、尝试把泛雅平台中讨论、选人和抢答等方法引入课堂,结果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出乎意料的都很高,课堂互动效果很好。
课后,我也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经常会趁课间休息的时间主动找学生聊聊学习和听课的的情况,听听他们的反馈,也会针对课堂上有问题的同学单独谈话询问情况,以及时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课余时间利用学校的泛雅平台,建立一些知识链接,让学生可以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视频和论文,建立题库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以巩固学习的容。
除此之外,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项目的资料,很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课后自己制作,我会关注他们的进度,有问题我们会及时的交流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中的成就感,而且让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和课堂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图为胡代弟老师)
万晨:
胡老师,您最想对西亚斯说什么?
胡老师:
对于本次比赛能够获奖,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感谢电院的同事们一次次的指导和交流,在教学方法的探讨中给我提供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同时还要感谢陪伴我一学期和我一起努力的同学们,他们的肯定和认可是我动力的源泉。
在校13年,我见证了西亚斯的壮大和发展,西亚斯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成就了我的梦想,在这里,我追求着我生命中动人的章节,谱写出自己走向成熟的小调。能在本次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能为我们美丽的西亚斯20周年校庆献礼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很荣幸。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我热爱的西亚斯同行,为我热爱的这个职业,热爱的讲台,热爱的学生,加强自身的学习,奉献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