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能把整个羊群都变成狮子”,这是西亚斯军乐团扈汴英老师用来激励自己和培养乐团学生干部时常讲的一句话。在理事长、学校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扈老师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历经多年,把军乐团由小带大,由弱带强,打造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钢铁队伍。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戏比天大”是扈老师常常对学生们讲的四个字,他也将这四个字融入到自己工作的方方面面。“治学严谨、身先士卒”更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虽然乐团大多数学生都是音乐白丁,但扈老师总是用专业演奏要求来指导乐团排练,每一个乐句的情感表达,每一个连线或音符的技术处理都细致入微。学生们音乐素养较差,每遇较难的片段,扈老师总是能用诙谐的语言,或是几个肢体动作,或是微微的一个眼神,就将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精准地传递给每一位同学。
日常训练时,扈老师都会亲自到各声部指导老师和同学们上课,即使发现老师们授课有偏差,也是第一时间指正,老师们难免尴尬,但扈老师说,错了就是错了,必须得及时纠正,我们得对演奏的乐曲负责,更得对我们的学生负责。全团500余人分成11个乐器声部、每个乐器声部又分为2到4个和声声部,扈老师每个声部都要一一察看。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的工作量。

要求学生们训练不玩手机,他首先做到进训练场就不带手机;假期集训时,要求学生们5:30出早操,他总是最早出现在军训场;要求学生们按时吃早饭,他总是第一个站在餐厅门口等待着大家。室外训练,暑训烈日方头,寒训寒风裹雪,扈老师也一直陪伴着大家。
有一年,扈老师得知身在北京的女儿罹患恶性胃癌,需要紧急手术,此时乐团正在为学校春季运动会开幕式紧张地排练。扈老师仍坚持说:“我现在不能走,必须完成运动会表演任务!”带着万般牵挂,毅然又投入到紧张排练中。己不正,不能正人,他经常说:“让学生做到的,我必须先做到。”

扈老师舍己为公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赢得了队员和同学们的爱戴。在扈老师精神的感召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乐团发展甘于牺牲奉献的优秀队员,逐渐形成了“牺牲自我,服从大局”的集体价值认同,并被作为团训确定下来,成为每一位乐团人行为上的准则,精神上的标杆,工作中的座右铭,在每一个军乐团人心中都打上了深深地烙印。
二、锐意进取,创新争先
学习乐器时会遇到很多瓶颈和困难,甚至放弃学习,如何让同学们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是什么动力使得团员每年心甘情愿的牺牲课余和寒暑假时间忘我的训练?是什么吸引着已经踏入工作岗位的老成员在乐团大型演出时义无反顾的回到学校参加音乐会而泪流满面?在乐团发展实践中,扈老师探索出 “三个支撑”工作法(三个支撑,即技术支撑、组织支撑、情感支撑),在此工作法的指导下,乐团各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为乐团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三个支撑”工作法荣获了“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学习乐器是一个漫长的进步过程,学生们在团时间短,真正能学习的时间只有两三年,如何让学生们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演奏技能,并达到演奏要求,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扈老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经过多年探索,也总结出一套针对业余学生乐队训练的全新模式。利用该模式,乐团的技术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上升:以前,新生从入团到寒假集训结束,至多训练6首曲目,并且所学曲目都是简单的进行曲;现在,以2018级新队员为例,暑训结束后,已经能够完成新老生技术的全部对接,达到了舞台演出要求。这套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河南省音协和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管乐发展交流会上,也受到参会领导和老师们的重视和青睐,随之在全省开始推广。

早在2008年,为响应世界管乐发展交响化的趋势,扈老师指导乐团逐步进行了改革,不仅保留了乐团传统迎宾的进行曲曲目和演出优势,更开始了发展交响管乐的尝试,开创了河南省交响管乐发展的先河,《红旗颂》、《二泉映月》、《蓝色山脉传奇》、《歌剧魅影》……一首首经典管乐改编名曲被乐团攻克。至今,西亚斯军乐团交响管乐团仍是全省管乐发展的龙头单位。

扈老师一直在思索,中西合璧的办学理念,如何在管乐发展中体现出来?用西洋交响管乐演奏河南传统豫剧《亲家母》便应运而生,该曲目一经演出,便在省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多次荣获省级大奖,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三军联合军乐团总指挥于海先生、河南省文联原副主席、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李仲党先生等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赞扬。
三、凝心聚力,硕果累累
面对松散的学生乐团,如何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也是扈老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平日训练紧张严肃,培养团员养成良好习惯,学到真本领;课下通过定期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建立起真挚的友谊,收获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帮助学生们解决实际困难,形成“有困难找乐团”的精神诉求……通过这一切,使得乐团学生有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对整个乐团的良好运转、技术提高、思想统一、文化形成和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扈老师的带领下,西亚斯军乐团以严明的纪律、雄厚的实力、独特的文化、优良的作风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在各种大型活动和礼仪接待任务中表现出色,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誉和各级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成为我校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乐团自成立以来,已将2000余名不识音律的普通类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演奏员。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历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河南省文化厅组织的器乐声乐大赛中,军乐团均屡创佳绩。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军乐团在各项比赛和活动中,共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0项;乐团学生个人荣获的省级奖项更是数不胜数。2010年,乐团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促进会、联合授予“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乐团荣获 “全省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大学生社团集体”荣誉称号。
2015年,为了表彰扈老师对全省管乐发展的巨大贡献,河南省音乐家协会、河南省教育厅联合授予扈老师“河南管乐发展事业特别贡献奖”。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到西亚斯军乐团发展的第15年,扈老师正带领着全体军乐团师生朝着更高的艺术殿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