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西亚斯人
【西亚斯 • 招生季】你好,这里是必赢nn699net新闻与传播学院!



必赢nn699net简介

 

 

必赢nn699net前身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始建于1998年。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是由美国西亚斯集团公司投资,与郑州大学、美国堪萨斯州富特海斯州立大学(Fort Hays State University,英文缩写FHSU)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河南省首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以实施境外学士学位教育合作项目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也是首批被中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合格的高校。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代码为4141014654

 

 

新闻与传播学院

 

41.jpg 

  

为适应社会对传播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媒体融合带来的新机遇,2011年必赢nn699net(原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在原有广告学、新闻学专业基础上正式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建有6个专业和专业方向:新闻学、新闻学(新媒体方向)、新闻学(数码影像方向)、广告学、广告学(形象管理方向)、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本科专业招收专升本。本、专科在校生共计1089人。

     

新闻与传播学院办学特色

 

一个目标:

致力于造就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掌握媒介融合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应传媒业、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需求的特色化新闻传播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振。

 

愿景:成为中西文化融汇、创新精神彰显、专业特色鲜明的新闻与传播学院。

 

使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竞争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为推动中外交流、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两个工程:

 

 

“六个一”育人工程

 

“六个一”育人工程——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伊始即开展“六个一”育人工程,以此夯实品德与学业基础。

 

读一本好书

做一件好事

完成一项实训作品

写一篇调研报告

咏一百篇古诗词

背一百篇英语美文

 

 

温馨家园组织文化建设工程

 

 

温:

 

取温暖之意,旨在彼此关爱,互相理解。

 

 

馨:

取馨香久远之意,亦指品德美好。倡导诚信待人,敬业爱岗,德高示范,留名芳菲。

 

 

家:

 

内外兼修家园计划。清雅的办公室,文雅的处事风格,高雅的文化传承。

 

 

园:

 

取园丁之意。旨在鼓舞员工辛勤耕耘。

 

 

42.jpg 

三个注重:

 

秉持“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建构“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国际化、注重实践性、注重参赛制。

 

注重国际化:

 

 

培养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双语课程体系,落实师生海外访学、探索境外合作路径。每年一度学院自办英语诵读及新闻播报赛事,通过初赛、复赛、决赛的循环造势,提升师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运用能力。

 

注重实践性:

 

人才培养方案施行基础理论课+项目实践课+赛制推动课的递进联动式教学模式,注重短视频拍摄、数据可视化新闻、影像制作、文创产品开发、形象塑造等融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毕业设计中的真题真做率,利用数字化高清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数字出版实验室、形象管理实验室(在建)等院属实验室,指导学生自组专业社团时光社、灵犀社,开展多种实训项目——-《时光报》、“走进时光深处”高端访谈电视节目和“灵犀”新媒体工作室,负责学院相关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抖音等策划、运营、推广等活动。

 

学院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客户端、大河网、大象融媒体中央厨房、河南商报、河南健康报、新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媒体签约建立长期合作育人机制,开展师资共享、项目合作、节目制作、实习实训基地等。

 

注重参赛制:

 

 

除自行策划与承办两年一度的河南省高校形象设计大赛,让学生在赛事中历练成长,更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体悟社会律动、接受行业评判,在摄影艺术、广告创意、微电影创作、主持人出镜、演讲朗诵等专业赛事中斩获国内外多项奖励。

 

据相关数据统计,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其文字能力、实践能力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新闻与传播学院师资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专业教师团队32人,教授4名,副教授15名,其中博士5名,其余全是硕士以上学历。

 

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海内外重点大学,大部分师资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国际化程度达80%以上,师资除具有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外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专业教育背景,还有来自媒体一线的双师型教师8名,形成了国际化、多学科、复合型的团队架构。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43.jpg

贾士秋,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闻理论、广播电视新闻学、节目主持艺术;先后出版《广播学论》、《新闻发布理论与实务》等专著,参编《应用广播学》和《中外广播作品评析》、《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等国家级通用教材;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项目(主持)和论著(独立)先后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曾入选“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

  

新闻系部分教师

 

45.jpg 

王利芹,硕士,副教授,新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先后在各级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篇;主持、参与省级课题5项,鉴定优秀1项;主持、参与地厅级课题14项,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参与攥写教材1部;获得必赢nn699net教学优秀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课件大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必赢nn699net微课大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多次被评委校级优秀教师及先进工作者。

 

 46.jpg

 

冯小霓,教授/高级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历任河南画报副主编、大河报副总编、《大河健康报》创办人。曾有十数篇新闻作品和政论作品、新闻评论被评为河南省新闻奖一、二等奖;担任总撰稿的315集电视政论片被评为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曾被评为全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国报刊之星、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十大女杰(提名奖)。

47.jpg 

 

 

杨峰,教授/高级记者,研究方向:新闻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新闻纪实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兼任国家艺术基金评委、河南省新闻奖评委、河南省政府文化成果奖评委。

 

 48.png

 

胡钢锋,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艺术。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2008年起至今担任“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院校部主任,负责国内外参展院校的策展和摄影教育论坛。在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第一届、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指导学生摄影作品获专业组一等奖与二等奖,并获教育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49.jpg

杜方伟,武汉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视觉文化。任河南省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电影与电视家协会会员、必赢nn699net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项目5项、厅级项目16项、参编教材2部,多次被评为省、校级“优秀教师”和“教育先进工作者”。

 

 

 50.jpg

张永洁,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艺术学;河南省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加试统考评委、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会员、河南省影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地厅级项目4项;参编专业教材6部,其中一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二等奖;获得地厅级科研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校级科研以及教改奖项多项;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督导。

 

 

 51.jpg

李春丽,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播学(双语);美国波音特罗马·拿勒撒大学“J-1交流学者”;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厅级课题5项、参编教材1部;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52.jpg

 

陈蓓,硕士、副教授,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省级课题5项,主持厅级、校级课题10余项,参与撰写教材2部,专著1部;获得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微课竞赛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演讲比赛,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53.jpg 

 

 

崔颖,硕士、副教授,校级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新闻业务;美国波音特罗马·拿勒撒大学“J-1交流学者”;发表论文10余篇,参研省级课题2项,主持厅级、校级科研项目8项,获一等奖4项,主编和参编教材共2本。

 

 54.jpg

 

孙嫣然,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传播学;担任新闻史论、新闻摄影、主持艺术等教学工作,获教学质量优秀奖;多次参与省厅级各类科研课题,发表专业论文数余篇,2019年度参加校内微课竞赛荣获三等奖。

 

 

广告系部分教师

 

 

张旻,研究生、副教授,广告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广告学;先后赴香港、台湾知名大学访问学习;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发表于《中国记者》的论文《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被他引40余次);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广告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等级奖5项、省级等级奖10余项、多次获得“优秀教师”。

 

 

 

刘建龙,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教龄三十余年,著有《诗词类鉴》、《古文类鉴》等多部专著与通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陈佳,硕士、讲师,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广告学(形象管理方向)主要负责人;研究方向:形象管理;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厅级、校级课题6项,获厅级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广告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等级奖6项、省级等级奖10余项,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校级“优秀教师”称号。

 

 

64.jpg 

张爽,硕士、讲师,毕业于德国安哈尔特高等专业学院。研究方向:形象管理。主持、参与厅、校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3篇。获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三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四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微课二等奖、课件一等奖。

 

 

 65.jpg

郭婷,硕士、讲师,毕业于巴黎高等商学院;研究方向:营销管理;发表论文3篇,主持、参与厅、校级项目2项,获厅级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校级微课竞赛三等奖、第二十二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暨河南省第四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国青杯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届国青杯优“秀指导教师”。

 

 

 66.jpg

汤玉峰,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影视传播与影视文化产业;曾在南京与北京从事国内大型综艺节目和影视剧后期制作工作,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现主要承担电脑图文设计、非线性编辑、影视后期、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67.jpg 

郭梓暄,硕士、助教,毕业于英国考文垂大学;研究方向:形象管理;现主要承担平面广告设计、广告经营与管理、时尚管理等课程。

 

 

实验管理中心

 

68.jpg 

侯冬青,硕士、副教授,实验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可视化新闻;行业应用软件Adobe影视后期培训教师,H5培训教师;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项目7项、厅级项目5项,参编教材2部;先后被评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科研工作者”。

 

 70.png

 

崔文增,讲师;研究方向:图文设计;发表论文5篇,参与课题5项;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设计作品曾获“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类比赛获得全国等级奖24次,同时荣获“优秀组织教师”、“优秀指导教师”。

 

 

专业介绍

 

 

新闻学

 

新闻学专业设立于2009年,其前身为学校基础教育学院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2010年开设新闻学本科专业。20117月纳入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后,经过调整和提升,专业建设进入更加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20169月,学院新闻学专业顺利通过了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南省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目前根据学院现有师资及教学实践,新闻学专业已经形成了新闻学、新媒体以及数码影像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依托于必赢nn699net国际化和商科教育的优势,将新闻与英语和经济管理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应用能力,积极建构全方位、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学科特色,培养兼通新闻理论知识与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英语水平高,精通新闻传播业务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新闻专业人才。

 

 

 

新闻学特色专业(数码影像方向)

 

课程涵盖新闻学基础、数码影像技术、数字后期处理技术、网络媒体等几大主要模块。数码影像方向改变传统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影像专业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能力,培养适应新兴媒体的“复合型”数码影像人才。尤其在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之下,为应和媒体融合时代发展趋势,智能媒体、短视频制作、影像后期包装(制作)人才短缺与行业规范,数码影像方向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就业打好坚实基础,将成为新闻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和重点。

 

 

 

广告学

 

广告学专业于2002年正式获批设立并招生。经过18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广告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注重实践的创新型特色专业,并在实践教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7月必赢nn699net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广告学纳入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后,专业建设进入更加科学、规范的轨道。20139月,广告学专业增设形象管理方向并开始招生。形象管理方向为我省第一个本科层次的专业方向,培养企业和个人形象管理的高级人才。20149月,广告学获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并于20173月顺利通过验收。20171月,传播学(广告学)获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01812月,传播学(广告学)获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级重点学科。

 

 

 

广告学特色专业(形象管理方向)

 

河南省第一个形象管理本科专业方向,以形象管理为特色专业方向,打造全国优势品牌形象。课程涵盖广告学基础、三大构成、服饰搭配艺术、化妆设计、中外影视人物造型赏析等几大主要模块。旨在培养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能设计打造国家形象、企业形象、个人形象、整体形象设计、舞台、影视人物造型等,有理论、有实践经验、开拓创新、符合市场专业化、高端需求的全方位高级形象管理人才。目前,学院广告学(形象管理方向)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鲜明教学特色专业,注重实践性和创新型教学,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实验管理中心建设:

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管理中心成立于20136月,包含数字化高清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数字出版实验室、形象管理实验室(在建)5个实验室,其中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于2016年获批校级重点实验室。

 

 

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出版实验室

 

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建成于2013年,是学院广播电视技术、新闻传媒及广告等相关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装的全套ADOBE影视后期制作软件(PremiereAfter EffectsSpeedGrade)为广告及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提供了专业的制作保障。这种软硬件组合的方式,有效降低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的运营成本,并充分发挥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扩充性。

 

 

演播室实验室

  

演播室实验室是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及其相关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它承接摄、录、编、播,是整个新闻传媒和广播电视技术的主干流程,可以完整的体现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使学生能够全面完整的了解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从采集制作到编辑播出的全过程,是整个广播电视和新闻传媒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实景、虚拟演播室的搭建可以充分保障教学、课题实践需要,为影视制作全流程提供技术保证。

 

 

摄影实验室

  

摄影实验室于20159月建成,面积60平方米,设有数字图像工作间及摄影棚。拥有3台专业级高清数码相机、20台高清数码相机、20台套传统放大系统;完整的摄影棚摄影设施;3台苹果imac图片工作设备;1套写真机、冷裱、覆膜输出设备;1套摄影摄像辅助拍摄的道具、服装、背景、耗材设备。摄影实验室是一个集传统摄影和传统后期制作、数码摄影和数字图像后期制作、影棚拍摄、图像观摩鉴赏于一体的实验室。主要用于摄影技术基础、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网络摄影等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可同时满足20人的实训教学。摄影实验室主要用于学生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多摄影技术的学习,能锻炼其对于广告摄影摄像实践教学环节的着手能力,保证广告教学的有利展开。

  

特色学生社团

“时光通讯社”创立于20124月,同时《时光报》创刊。“时光通讯社”由新闻与传播学院所有老师指导支持,学生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创建新闻报刊、进行新闻采访、新媒体运营、拍摄照片,制作创意视频、创作微电影等。时光通讯社旨在为新传学子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使所学知识有所实践,所想之事有所实现,展现自我才能,使学生从新传人成长为新闻人。

 

 

时光通讯社学生

 

《时光报》是一份传播校内新闻,引导学生舆论,促进师生间、校内外交流的校内新闻刊物,发行覆盖率在校内可达100%

 

 55.jpg

时光报校庆20周年纪念版

 

时光通讯社“高端访谈”,在高大上的演播室里中外双语采访国内外名人嘉宾。

 

走进时光深处高端访谈

  

英文美文播报大赛

 

 

“最美时光”影展瞬间

 

时光通讯社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如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女性文化论坛等各类大型活动的采访记录工作。使学生在学校就提前体验作为一个新闻人的日常。

 

学校大型活动中“时光通讯社”学生摄影作品

 

 

春天清新绿叶分割线

 

这个九月,

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你的到来!


分享到:

上一篇:有你没?必赢nn699net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名单公布啦!

下一篇:【西亚斯 · 大咖直播间⑳】明礼住宿书院专场招生咨询讲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