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四载
我们因西亚斯结缘
在此欢聚
付出旭日年华
蓬勃朝气地成长成熟
2020年不同寻常的别离之夏
注定不会平凡
疫情交织下师生奋力毕设
面对当今的社会与环境格局
环艺人用灵性与智慧完美地展现自我
创作了一件件独立思考的作品
用热忱之心学会对艺术的探索
用坚定之念学习对专业的执着
用钻研之情学成对设计的思考
回首过往,你们收获满满,感慨万千
展望未来,还需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润生——郑州祭城集贸市场升级改造设计
作者姓名:刘济豪
指导老师:张春玲
设计说明:本课题取名润生,有滋润万物生长的意思;在本案中,凸显其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食物、滋养生活的一种状态。本案的设计灵感来源为植物的细胞,整个建筑形式以及内部构造都以植物细胞剖析为蓝本,秉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植入“立体农业”的概念,室内利用“使用时间差”设计模块分区、空间复合、功能叠加等手段进行功能空间布局,立足于打造一个能满足传统菜市场转型发展需求,贴合人们购物、社交、餐饮、娱乐、休闲等多元化需求的新型菜市市集空间。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物流·博物馆建筑设计
作者姓名:王巾月
指导教师:陈晓培
设计说明:本课题在博物馆文化的基础上,以“物流”为出发点,针对城市中的步行系统及快递系统等外延领域进行融合而成的,以城市范围为规划空间的线性博物馆。建筑外观主要提取七大洲地图和像素化元素,运用单点像素集合重组构成世界地图的设计手法表现造型;建筑结构上采用体块重组构成原理设计,将体块变换成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形式,通过玻璃幕墙连接主体建筑(物流)和附属建筑(商家与客户)连接起来象征物流联通世界的寓意。本案以物流文化为空间线索,以装置体验+陈列为展示方式传播物流文化,不仅创造出一种沉浸式空间体验,又可以满足大众科普的需求,体现出物流的科学研究和历史文化价值,使人们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中国物流文化。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遇见森林——新菜场市集空间设计
作者姓名:韩智伟
指导老师:张春玲
设计说明:新菜场市集空间与当代都市人注重的饮食、生活、城市文化密切相关,传统菜市场与当前城市发展的新生活模式已出现差距,同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需我们解决。但菜场市集空间不只是单一的购物空间,它也承载着这个城市的生活文化、历史文脉,承担着城市窗口形象的作用。本课题在设计中把传统的街市与公园的表现形式、植入“绿色森林”的理念引入菜场市集空间,将划分空间的模块隔断设施组合方式改为“时间线”的形式,在工作日的早、中、晚时段及周末营造出不同的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展示的空间功能模式,根据“交融、共享、交互”的思路将此案设计为街区购物的吸引点和民众生活消费的催化剂。

归田园居——湘西夯来村乡村
文化活动中心
作者姓名:邵靖宇
指导老师:张春玲
设计说明:乡村文化活动中心不仅是乡村文化传播的平台,它也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 更是营造现代化乡村环境的重要部分。本课题设计根据乡村文化生活的属性将文化空间与娱乐休闲生活方式糅合。在空间布局上,一层为公共服务空间、多功能大厅、老年疗养室、运动健身区、餐饮休闲区、看台广场等交流性空间。二层为苗绣、酿酒等乡村技艺展示体验区,另有办公室、阅览室等,让每个人都能参与、体验,感受乡村文化与传承,以艺术的角度解读乡村生活方式的闲适与美好,让乡村焕活,激发村民归属感。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恩葆国际儿童看护中心空间设计
作者姓名:刘潇阳
指导老师:孙勇
设计说明:本设计主旨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打造出符合儿童审美和心理的儿童医疗空间。设计过程中力图打破儿童对传统医疗空间的冰冷的固有印象,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医疗空间的功能分布,把原本冰冷的医疗空间设计成充满快乐的“游乐园”场景。空间设计主要以现代风格为主,营造出一个和谐、愉悦的医疗空间,并以趣味性设计引起儿童的融入感,传递医疗空间的温暖与希望。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树影间”小型美术馆建筑及空间设计
作者姓名:王倩
指导老师:杨扬
设计说明:本课题将美术馆作为城市的雕塑,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建筑外观尝试采用“三角形”模块化拼接的形式建构一个多面体, 设计作品不仅在造型上的重构还强调了“可持续”性原则,采用可回收式以符合“绿色设计”原则,模块化的设计可以进行拆卸、搬运,大大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替换下来的模块可以二次利用,制作成“城市家具”。内部形成大体量的开放空间,人们可以在参观展品之余进行更多的互动,通过构建的不同组合,空间感受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闲情——城市生活艺术馆
作者姓名:何盼盼
指导老师:张春玲
设计说明:本课题通过对城市、生活、艺术的联系展开设计,用发展的眼光对闲情——城市生活艺术馆进行理解和定位,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展示艺术品的场馆”,而让它成为不只是艺术创作和传播的艺术馆,还是可供观众体验、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城市生活体验馆。圆形、弧线的运用使建筑显现柔和安静的一面,在城市中给人们以唤醒心灵的艺术体验环境。连续的弧线展墙,有利于观赏流线的识别与延展性。大面积通透的曲面玻璃运用,不仅解决了馆内采光问题,也拉近了建筑与公众的距离。其室内功能布局,一层主要空间为休闲区、服务中心、亲子餐厅、创意商店、艺术展厅、休闲中庭、艺术廊道等,二层具备独立的多功能厅外,多是露天休闲区供大家交流。希望在此馆中,公众能够愉悦的感受艺术生活和交流学习艺术,更希望能让公众拥有一次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淡墨写山”书斋陈设设计
作者姓名:成艺
指导老师:薛勇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淡墨写山”为主题,设计体现为新中式风格的书斋陈设品,使人身处现代书斋之中,拥有置身于古朴雅韵的山水意境之中的感官体验。满足对新中式风格书房陈设设计的需求,突出设计形式,提升雅致品味,带给人全新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在陈设设计中,将简约、大气、自然的设计思维融入其中,巧妙地把传统山水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让整个书斋的设计显得典雅脱俗,使我们陶醉于浓厚的书香文化,从内而外的淘洗心灵,沉积纯净得以精神的回归。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趣•享”上海自然博物馆小型雕塑设计
作者姓名:魏迪迪
指导老师:廖霞
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作品提取了上海自然博物馆标志为核心元素,通过放大的动植物细胞壁相结合的动物剪影,运用陶瓷烧制技术来表现夸张的镂空人物造型,使雕塑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效果鲜明生动,同时提高作品的审美情趣与意境表达,歌颂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设计主题与思想。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忆”壁上漆艺装饰艺术
作者姓名:史璐洁
指导老师:鲁鸿英
设计说明:本课题以“忆”为主题,使用生漆起皱、变涂、蛋壳镶嵌等工艺,经过打磨产生肌理变化。背景红漆表面呈现黑漆的色斑,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将竹子与家禽元素之间和谐搭配使得画面静而生动,整体氛围因红色的衬托而庄重沉稳。取自然之景,融内心之境。作品传达岁月匆匆,记忆如瑰宝般珍贵。
“植·趣”广东科学中心儿童天地
主题馆陶艺设计与制作
作者姓名:刘雅欣
指导老师:廖霞
设计说明:该设计作品主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主题思想,选取陶艺、金属为主体材料,金属材质树干表达的是现代社会钢筋混凝土高楼林立的景象,陶艺材质的树冠代表了大自然,纯白柔软的棉花好似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整体造型设计生动富有变化,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