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也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重大创新,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根本逻辑、本质联系,也是对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高度凝练和全新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重大论断是“七一”讲话的文眼。理解了这一论断,也就抓住了“七一”讲话的“纲”,把握住了“七一”讲话的“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点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救亡图存由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再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各种势力轮番登场,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还是自上而下的自强改良,其失败原因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无不表明,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无力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
究竟什么样的政党、团体或组织才能凝聚起救亡图存的革命力量?为什么唯有中国共产党能承担起其他任何势力都难以承担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明确回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一种新的科学思想的引领指导。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救国方案,对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1917年俄国爆发震惊世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人、农民能够挣脱国内反动统治的压迫,取得革命胜利,其根本原因首先是新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引领指导。在十月革命鼓舞下,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理论的是,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旗帜鲜明指出共产主义必将胜利,资本主义必将灭亡。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索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这一以为人类求解放为根本宗旨的科学理论,对在暗夜中摸索的先贤们来说,犹如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照亮了他们探索中华民族出路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革命道路。
一种新的阶级力量的组织团结。既然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无力承担起拯救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究竟谁才能代表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西方列强因分赃不均而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利用难得的“机遇”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由此带来了产业工人队伍的迅速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协约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不仅没有受到战胜国待遇,反而被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遭遇如此赤裸裸的强权与不公,中国人彻底被激怒了。当时形势可谓“国外列强鸡飞狗跳,国内革命老打水漂,日本鬼子步步紧逼,新文化运动一点就着”。在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启蒙、感召和鼓舞下,1919年终于爆发了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随着运动持续推进,各地工人自发罢工声援学生,因其富于组织纪律性、斗争意志坚决彻底,最终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这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正是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直接原因。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投身群众斗争实践,迅速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一种新的革命精神的淬炼锻造。有了科学思想的理论武装,还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作为坚实的阶级基础,这样的政党是否就能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大任?显然还不够,还必须有英勇无畏的精神作支撑。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历史和时代大潮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事非经过不知难。“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32个字的高度概括,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来自何方、走向何处,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秉持怎样的革命斗志,拥有什么样的政治品格和宗旨情怀等一系列重大而根本的问题。革命先辈们正是淬炼锻造了这样的意志品格和精神境界,才能成功创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披荆斩棘奋斗百年、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精神密码。
先进科学的思想指导,坚定团结的阶级基础,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承担起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根本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点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始终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首次用“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阐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付出的艰苦努力、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建立的不朽功勋。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先后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同时代的成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只有创造过举世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深重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持续奋斗,始终把握历史主动,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克服重大艰难险阻、经历无数生死考验、付出巨大代价牺牲后,最终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个深刻改变”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为什么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之于中华民族的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伟大贡献。
第一个“深刻改变”,意在强调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每况愈下的命运才由此改变,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从此拥有了坚强可靠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第二个“深刻改变”,意在强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赢得独立”到“温饱富足”,再到“走向强盛”,从“衰败凋零”到“欣欣向荣”,再到“自信自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第三个“深刻改变”,意在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由此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当拥有全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以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新形态人类文明站在国际舞台时,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必然不可逆转地发生深刻改变。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承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作为一个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政治目标和理论概念,中国梦的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重大时代意义、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首先需要有一个核心概念来集中反映党的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炼升华为“中国梦”。梦想承接历史、观照现实、映射未来。中国梦这一概念,既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又能够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一经提出,就激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情感共鸣和浓厚爱国热情。中国梦的提出,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相承接,与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相契合,进一步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主线,进一步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和根本走向。中国梦不是一般的口号和目标,是从政治、历史、战略全局的高度上,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历史命运和长远发展的高度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不仅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奋斗主题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21世纪的今天树起了一面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鲜明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担当、政治责任和使命追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为启航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战略举措,并以决战决胜的坚定意志和强烈担当,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特别是紧紧扭住农村人口脱贫这一突出短板,以精准思路和务实举措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伟大奇迹。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论断,也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鲜明主题和突出红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节点,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全面擘画,作出“两步走”“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毋庸置疑,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七一”讲话在全面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为什么能够成功、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历史经验时,阐述了“九个必须”,其中第一个“必须”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第九个“必须”是“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回顾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任何风险挑战,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经过一百年的跋山涉水,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定能不忘初心、不负梦想,向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