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学生宿舍凌晨限制网络游戏访问的通知
全体同学:
3月8日,我校家长监督委员会向全体同学发布了《“珍惜青春岁月,远离网络游戏”倡议书》,倡议大家要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游戏侵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上网新风尚。
经学校调查走访,开学以来我校部分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不仅荒废了学业,消磨了意志,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影响。超1/3的学生课后在宿舍长时间玩网络游戏,超10%的学生更是熬夜打游戏,严重影响室友学习和休息,引发宿舍矛盾。2021年12月某日半夜,省内一高校男生在宿舍打游戏至凌晨1点,期间室友多次提醒其尽早休息,该生不仅不听劝阻还动手打人,最终导致宿舍发生伤亡事件,教训惨痛。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保证充沛的学习精力,学校决定:每周一至周五凌晨00:00—06:00限制网络游戏访问。特别提醒:限制网络游戏访问期间不影响正常的网页浏览、作业提交、作品渲染等学习功能的流量使用。
同学们,读书很辛苦,打游戏很快乐,但我们宁愿你现在多“吃苦”。现在你为游戏买单,可游戏不会为你的人生买单!你为读书买单,读书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读书是条很远的路,走下去会很累,但不走,你一定会后悔!请同学们理解并支持学校决定,更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做到自主自律学习。
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的通知
近日,国内本土疫情出现多省、多地、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扎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地落细,保障各住宿书院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和安全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日常管理。严格落实体温检测和晨、午、晚检为核心的健康监测,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强化因病缺勤学生的登记报告、病因追踪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诺如病毒、肺结核、流感、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监测、分析、预警、处置,提高对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的敏感性、警觉性,强化多病共防。密切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按照疫情防控处置流程上报。
二、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严格校门出入管控,坚持“非必要不外出”原则。若有特殊原因确需外出的,须按要求和流程办理审批手续,严格履行请假和出校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擅自外出。要加强走读生、未安排校内住宿的延缓毕业生、特殊原因出校学生等往返学校途中个人防护,提醒学生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和室内封闭场所留滞时间,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必要的社交安全距离。教育学生进校时主动接受健康监测,确保健康码和体温正常、科学合理佩戴口罩方可进入校园。
三、重视涉疫学生管理。要高度重视与中高风险地区有关联的涉疫学生,及时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逐一建立台账,坚持“一人一案”,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和舆情引导,避免和减少因为心理危机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
四、做好书院公共场所卫生保洁。加强书院室内场所通风换气,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公共场所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杀记录。学生宿舍实行封闭管理,宿舍出入口处安排检查点,每天测量体温。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教育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不串门。引导学生在宿舍内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
五、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利用现有的广播、橱窗、走廊、校园网、微信群、钉钉群、微信公众号等,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依法依规开展科学防控。教育引导学生履行个人防控责任,指导学生加强个人防护,随时保持个人手部卫生,如随身携带使用消毒湿巾、快速免洗手消毒液等,养成勤洗手习惯,提高邮快件预防性消毒意识。培养本单位卫生管理员、志愿者、宣传员等校园防控队伍。重视学生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提升,开展经常性防疫培训、检查排查,将疫情防控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六、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各类聚集性活动,加强舆论引导,实时动态、公开透明向学生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防控意识。要强化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疫情防控规定,按照学生疫情防控五级网格化管理要求,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织密师生健康防护网,确保疫情不进校园,师生不感染。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
(一)开好安全主题会议。每月要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安全工作主题会议,强调安全工作事项;至少开展一次安全大走访,对本书院学生学习生活区域,特别是学生宿舍进行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并加以整改。
(二)做好学生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增强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科学配戴口罩,勤洗手,督促学生坚持每日钉钉打卡,主动配合学校和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工作;组织学生学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严格落实预案及处置流程;开展健康知识教育,重点进行新冠疫情、校园常见病和传染病知识普及;重点关注身体异常学生,建立并落实学生因病请假追踪备案制度等。
(三)做好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包括交通安全主题社区会、播放安全警示片等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专项教育,组织学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习;配合学校保卫部门,积极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学校关于治理校内摩托车、机动(电动)三轮车、共享单车等的相关规定,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教育学生不组织返乡包车,慎重甄别非法运营车辆和无资质网约车。
(四)做好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注重饮食均衡、清淡,不要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就餐时要注意分辨食物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不要吃颜色、味道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少食或不食进口海鲜;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在食堂乱扔垃圾,主动将餐盘放置回收处等。
(五)做好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督促学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增强反诈骗意识和能力,要将电信和网络诈骗当作校园安全防范和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理性互动,注重个人隐私保护,不造谣,不传谣,不利用互联网从事违法违纪活动;建立网络舆情监控队伍和学生信息员队伍,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学生稳定信息收集,建设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开展舆情引导,抢占互联网舆论高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和安全教育。
(六)做好学生住宿安全教育。坚持育人导师进宿舍制度,了解学生安全动态,对学生宿舍存在的大功率电器和易燃物品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通过组织消防安全演练、专题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教育学生保管好个人贵重物品,避免各种盗窃行为的发生;做好走读学生安全管理,开展走读学生走读办理安全告诫和安全教育,密切关注走读学生到课情况,严格请销假制度,确保走读群体安全。
(七)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疫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的心理调适方法,维护身心和谐;要引导学生正视亲子观、恋爱观和其他人际关系中的常见心理问题,普及科学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合理的情绪宣泄技巧,帮助学生理性应对可能出现的人际交往冲突和矛盾;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侧重点和心理特点,针对性开展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心理保健支持。
(八)做好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行为困惑,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明晰生命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方式等,改变学生不良的生命教育理念,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积极的生命观和生命行为;通过疾病预防常识、生命安全知识、安全逃生技能等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为其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提供最根本的生命保障,学会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生命教育效果。针对不同的安全事故,开展诸如防溺水等专项教育,减少学生安全隐患。
(九)做好特殊群体学生安全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家庭突遭变故、学业困难、感情受挫、心理普查发现的重点关注人群和受到学校违纪处分的特殊群体学生认真摸底、建立档案,密切关注、责任到人,掌握动向、积极关爱,指派专人或寻求家长配合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必要时进行危机干预。
(十)做好学生就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安全教育。认真组织针对毕业生、实习和社会实践人群的专项教育活动,排查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提高相关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学生远离传销、非法劳务中介等违法活动,慎重签订劳动合同,远离就业陷阱,为毕业生就业和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保驾护航。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加强安全管理,着重关注毕业聚餐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避免出现酗酒滋事,聚众打架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十一)做好安全预警通报。及时关注并整理兄弟高校普遍存在或我校已经出现或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安全问题或事件,制作安全预警通报,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安全预警通报相关内容,加强对所属学生的专项教育,认真查找存在的相关安全隐患并加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