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1.外出随身佩戴口罩。
到公共场所、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医院等特殊场所都应及时佩戴口罩。
2.勤洗手勤消毒。
接触公共物品或到公共场所后,要及时洗手或用消毒剂消毒。减少用手触摸口、眼、鼻等易感部位。
3.保持安全距离。
在与人交往或排队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时,要保持一米社交距离,不扎堆、不拥挤,文明排队。
4.暑假期间加强个人防护。
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减少非必要的跨区域流动,尤其不前往中高风险所在地区。
01卫生习惯
1.养成吃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
2.生吃瓜果要洗干净;
3.不吃腐烂变馊的饭菜;
5.饮水讲卫生,不喝生冷水;
6.注意科学饮食。
02看清标识
食品标识
选择卫生餐馆
卫生
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
1.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
2.驾车(有驾照),按规则行驶;
3.预防被不守规则的车辆伤害;
4.骑单车或驾驶机动车首先检查刹车系统。
防溺水
夏季气温闷热,许多人选择游泳降温,易发生溺水事故。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的地方去游泳。
要对游泳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应在有组织或有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游泳,下水前后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
下水前的要做好准备,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防中暑
1.中暑的诱发原因
气温高于34℃,在强烈的阳光下照射过久;所处环境温度高、通风差、阳光直射强;外界温度高,内部空气湿度大,通风差,汗液难蒸发,体热积蓄过多;高温下,出汗过多,身体中的水和盐分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等都可能引起中暑。
2.中暑的预防措施
(1)出门要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穿透气性好的、浅色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
(2)随时喝水,不口渴也喝。
(3)开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否则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出现不适。空调房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
(4)室外作业者及长时间在户外者,要随身携带防暑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
防诈骗
1.别乱点网上测试
“测测你前世是谁”“测测你的发财概率”…测试时输入的姓名、生日、手机号码等,会被存入后台,对其梳理,可能拼凑出完整个人信息。
2.网购退款要小心
犯罪分子利用大学生网购商品为契机,冒充网店客服人员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3.贷款购物要慎重
犯罪分子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或者分期付款购买物品,月息低,无担保。一旦学生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逾期还将面临高额利息。
4.短信链接勿轻信
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技术,向受害人发送欺诈短信,短信中带有木马病毒或者假网站,来套取用户手机资料和个人网银信息,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点击短信中自带的任何链接。
5.不要在网吧、公共WIFI使用网银
网吧的电脑安全系数比较低,公共场所的WIFI也容易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涉及资金账户的,可以使用运营商流量,尽量不要使用网吧电脑和公共WIFI。
6.验证码切勿透露
银行、支付宝等发来的“验证码”是极其隐秘的隐私信息,且通常几分钟之后即自动过期,因为验证码和密码是同等重要的,切勿向任何人和机构透露该信息。记住,验证码给别人,就等于把钱给了别人!
7.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信息,防止中毒而导致账户资金受损。
快乐过暑假 安全不放假
将安全第一牢记心中
增强假期安全防范意识
希望大家平安快乐享受夏日美好时光
祝大家暑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