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人生中第一个较为独立的时期
只身踏入校园会接触新鲜的事物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校园骗局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有一定的防诈骗意识要能在众多骗局中保护自身安全
八大校园常见骗局
刷单骗局
诈骗分子广撒网捞鱼,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广告,打着“高薪”、“轻松”的口号引诱你上钩,要求你在其提供的网店内购买商品,成功后退还本金且支付小额佣金,给点“甜头”,博取信任。然而你已经入坑了,这时对方会要求你再次购买,交易成功后他们会以刷单系统出现问题或资金被冻结为理由推迟退本金付佣金,又会告诉你继续做任务才能赚更多。当你刷单交易额变大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PS:不要轻信网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刷单工作;不要透露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
兼职诈骗某些企业会打着“急招日结”、“当天入职”、“高薪聘请”等口号招聘员工,在面试时提出交体检费、培训费、押金等,甚至会诱导贷款。某些中介公司会以各种“合理”的理由收取中介费。最常见的家教类,有些中介公司提供虚假家教,学生将“报名费”或“登记费”提交后,中介公司会给联系方式让学生自己联系,而这时候拨打的号码往往是空号,有时双方见面后学生会因各种原因被拒绝聘用。PS:找工作选择正规途径,多方核实招聘单位资质;留意面试地点,谨慎签订合同。
网恋骗局网恋骗局基本上是诈骗分子以交往为借口想方设法套取对方钱财,然后玩失踪。线上套路多多,“杀猪盘”、“海外华人”等等,线下同样陷阱重重,各种“局托”层出不穷。PS:不要轻易同意陌生人QQ或微信的好友申请,在聊天过程中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非法网贷校园贷往往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免抵押”、“低利息”等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其缴纳“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收到付款后便“拉黑”不再联系。更有甚者要求学生提供个人信息等隐私作为抵押,一旦学生无法按期还款便以此威胁,有时甚至会恐吓勒索学生进行非法交易。PS:申请借款或分期购物时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备还款能力;贷款关乎自身信息、财产安全,要多方求证,不轻信他人一面之词。
盗用身份诈骗分子以降价、奖励等为诱饵,要求其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PS: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将身份证借与他人使用。
虚假客服诈骗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谎称其拍下的商品缺货,需要退款,引诱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有时会发送网络链接等实施诈骗。PS:在接到客服电话或短信后要向商家核实具体情况;在收到陌生链接时不要轻易点开。
奖/助学金诈骗分子冒充学校、教育局等机构向学生发短信谎称其获得了奖学金、助学金等额外钱财,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并在指定取款机上将钱取走,或者是通过邮箱、聊天软件等发送奖/助学金的链接,一旦点开链接便入了圈套,账户上的余额将会被随之卷走。PS:在收到有关奖/助学金的短信或是链接时,千万不要按照步骤操作,也不要点开链接,第一时间联系导员咨询确认。
博彩、投资诈骗分子在网络平台发布投资理财类广告,以稳赚不赔为诱饵,吸引学生加好友进微信群,当投入资金达到一定金额时,骗子便以删除或拉黑的方式将资金占为己有。PS: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效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慎防骗。
防骗指南“四要四不要”
1、转账前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对对方身份。
2、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以及时撤回。
3、网上聊天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4、接到可疑电话或发现自己亲友被骗的要及时拨打110。
1、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和身份证信息。2、不要在任何网站接受通缉令、逮捕令和资产冻结令。3、不要点击不明链接。4、不要将资产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安全意识时刻有,自我防护需加强校园骗局真不少,防骗策略要记清熟读防骗指南,维护自身安全校园骗局远离你
请您务必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