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用“纯真”、“美好”等形容词,来开启自己对于学生时代的追忆。回忆中,颜色是明快的、节奏是温柔的,甚至也许会不自觉地哼唱起一两首应景的校园民谣。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一部分孩子开始抗拒上学,他们对学校最突出的情绪,是恐惧。这恐惧竟来自一个原本亲密的群体:同学。
当同窗打闹变质成为语言侮辱和肢体伤害,当本应互帮互助的同龄人成为嘲讽、奚落、恐吓、殴打自己的侵害者——校园欺凌,成为了校园金色阳光里一抹令人忧虑的阴影。
去年上映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主题是校园暴力,却在很多处都让人震撼,直击内心深处。人心险恶,言语暴力,都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觉到那种杀伤力对一个人无疑是最可怕的。
在校园霸凌里,从来没有旁观者,有的都是施暴者。校园暴力不只出现在电影里,它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受害者从来都是沉默的不敢发声。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德报怨,施暴者来道歉,受害者就必须原谅,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要宽容要大度。我们被教导的理念是那些伤害总是会过去,熬过去也就好了。你会有更好的生活,会拥有更光亮的明天,伤痛会在时光中慢慢抹平。可是啊影片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面对校园欺凌你没必要原谅所有人。
没错,我们需要明白,有些事情永远不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正如电影里面说的:“那些逆流成河的悲伤,我们要面对它,并勇敢地逆流而上。
柴静曾在《看见》一书中描述校园霸凌的可怕!
“长大成人后,我还梦到这个人,跟他周旋,趁他坐在屋子里我跑了,还冷静地想,跑不过他,决定躲在大门的梁上,等着他追出去。他跑出来找我,眼看就要从门口冲出去了,但是,脚步忽然放慢了,我看到他站住了,就在我的下方,他的眼光慢慢从底下挑上来。
他马上就要看到我了,我甚至能看到,他嘴角浮现的那一缕笑。
我全身一震,醒了过来。一个没当过弱者的人,不会体会到这种恐惧!”
反对校园欺凌,一是积极参与防治校园欺凌工作。2018年以来,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有效震慑校园欺凌犯罪;二是推动健全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2018年10月,最高检结合办案和调研,向教育部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建议推动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安全建设,有效预防和减少教职员工性侵害幼儿园儿童、中小学学生违法犯罪发生。三是深入开展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参与校园法治建设,提升师生法治意识。
转载来源:西亚斯学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