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思政课教学竞赛能力,2024年5月15日,我院邀请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竞赛特等奖获得者——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张珺倩副教授作竞赛经验分享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郭学德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报告会进行了聆听学习。
张珺倩老师以《思政课教学竞赛的思考和体会》为题,围绕自身参加竞赛的经验体悟,从参赛过程纪实、备战初赛、冲刺决赛、以赛促教与以赛促学四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她认为,参赛选手应首先了解把控好比赛时间节点,调整规划好自身节奏,做到与竞赛同频。在备赛初赛阶段,应认真研读赛事文件,明确竞赛重点,找到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深耕教材,做到对教材的“破”与“立”,形成完整的知识逻辑框架图,打通章节目知识点内在逻辑关系,将教材从厚变薄;在讲课过程中引入自身理解,丰富典型案例,深化现实思考,将教材从薄变厚。要始终保持专注,合理制定备赛计划和备赛方案。
在参赛资料准备方面,要重视学情分析报告,突出问题意识,区分个性及共性问题。要完整设计创新教案,强调价值引领,做到科研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课件是创新教案的表现,说课视频体现教学设计思路;要将学情分析报告、创新教案、创新课件、说课视频四者融为一体、相互贯通、互相体现,互为补充。在冲刺决赛方面,要解决好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教学理念如何凸显、教学时间如何把握这三大问题。要关注教材和知识点中的“为什么”,“是什么”少讲、“为什么”多讲,“现象”少讲、“理论”多讲,“零碎”少讲、“系统”多讲;要注重系统性讲解,不断提升对知识的通讲能力、教材的驾驭能力。关于如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她强调,广大教师要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思政课,做到四有,即有温度:体现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深度:体现思政课的学理性,有力度:体现思政课的价值性,有高度:体现思政课的思想性。同时兼顾学生兴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不断向讲全、讲准、讲深、讲透、讲实、讲活目标迈进。
在提问互动环节,蔡军波、靳朝南、朱子轩、刘章富等教师就参赛专题选择、创新教案设计、说课视频录制等问题向张老师请教探讨,张老师进行了精准深刻解答。
最后,郭学德对张珺倩老师的精彩专题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对张老师毫无保留、倾囊相授的经验分享表示感谢。他指出,张老师的经验分享报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建议中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应用性、指导性,对全体思政课教师、特别是参加全省思政课“大比武”比赛的教师,具有很好的启发、借鉴和帮助。他希望参赛老师认真学习借鉴、深刻思考感悟,全力以赴做好参赛准备,展现出最好的自我,争取获得较好成绩。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小组:文:苏豪; 图:马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