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加快新入职教师健康成长,2023年3月2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4号教学楼405教室,对2021年-2022年新入职的6位思政课教师进行了教学水平验收考核。

李泊錞、申可烨、杜志辉、刘章富、陈哲、徐凤6位新入职教师依次抽签、按序上台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试讲内容。他们依据学校教师教学考核验收要求,用心准备、精心设计,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讲授、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完整地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考核验收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学德教授主持。
李泊錞老师讲课的题目是《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选自《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第二节。她分别从正确认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三个部分展开讲授。在课程导入部分,她运用“学习通”的“讨论”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以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在讲课环节,她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并且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让大家很受启发,很有收获。
申可烨老师以《人才是第一资源》为题,通过介绍我国“顶尖人才”典范为导入,向在场的受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才的定义及人才的重要性。她通过主题讨论、抢答、投票等多种互动形式,引导大家参与讨论和思考。最后,她以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朝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一代将有更广阔的平台、更多样的机会和选择为结束语,激励青年人应当抓住机遇、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杜志辉老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题,通过介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两个梦想”为导入,向在场的听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梦的提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以及中国的实现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刘章富老师讲授的主题为“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她分别从背景、评价和意义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通过与学生互动及时把握学生的听课和知识掌握状态,并运用相关案例、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陈哲老师以《洞悉大势,人才强国的战略考量》为题,通过“毕业后,你想去哪个城市生活和工作”为导入,围绕“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科技与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战略性支撑,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求人才”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阐释。最后,她以呼吁当代大学生要“顺风而上”,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中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让青春绽放绚丽光彩。
徐凤老师讲课的题目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一节的内容。她主要围绕“如何认识新使命”这一问题,从“如何认识青春成长的时代坐标”及“如何认识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展开,综合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课堂互动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新时代的内涵、意义及青年与时代的内在关联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
6位思政课教师验收考核教学展示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督导王桂兰教授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沈平等对以上6位老师的教学展示分别进行了点评。她们对6位新入职教师一年来的快速成长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根据讲授情况进行了细致点评,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建议。
最后,郭学德院长对本次新入职教师教学验收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6位教师的教学展示准备充分、设计合理、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方法灵活、表达流畅,体现出了他们的扎实专业知识功底和综合教学素质能力,一些老师入职以后进步很快,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教学经验技巧,而且虚心学习借鉴,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教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他强调,从高标准角度来衡量,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运用,以及对教学内容把握、课堂教学互动、混合教学模式体现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他希望青年教师要多参加教学展示、观摩教学和教学竞赛活动,通过历练磨炼,不断提高综合教学素质和教学经验水平,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