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期间,为把开学第一课打造为面向全校师生爱国主义的一堂课、政治引领的一堂课、科学普及的一堂课、法治教育的一堂课、生态文明的一堂课、心理疏导的一堂课、创新教育的一堂课,必赢nn699net马克思主义学院特推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专题,定期推出相关学习教育内容和抗疫防疾知识,敬请关注。
玉宇澄清万里埃
——疫情防控中谣言的产生、危害及应对
近期,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全国蔓延,不仅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制约,也给我们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一些谣言却给本已严峻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影响和危害。为什么谣言总是与灾难如影随形?谣言背后折射出大众的哪些心理?我们在疫情中如何做到不传谣不信谣?
一、为什么会产生谣言
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当前,谣言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疫情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
事件越重要、越不确定,谣言的传播量就越大。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科学家一时对它的产生根源、传播途径、检测手段、疫苗研制等都还处于推测和研究过程中,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信息的模糊性
疫情初期,民众对疫情产生的强烈的信息知情权与权威部门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信息的模糊性、不透明性和盲点助长了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3.传播的低成本性
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谣言之所以跑得快,是因为真相需要证据,谣言只需要载体就行,互联网加速了谣言传播的速度。
4.转发的规模效应
早在1977年,心理学家就发现了谣言中的所谓“真理效应”,即听谣千遍,假也成真。疫情中的各种谣言,就是因为没有查证之前就被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最后疯狂传播、三人成虎,成为了大家公认的“真理”。
5.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一些谣言制造者为了促销商品、扩大市场份额、满足一己私利,不顾社会道德,甚至不惜触犯法律制造和传播谣言。
二、谣言的危害
防疫大背景下,谣言的危害有时甚于疾病。
一是有的伪装成科普信息,混淆视听,误导群众,给疫情防控工作添堵;
二是有的谣言传播各种不实消息,夸大疫情传播的严重性,煽动社会恐慌情绪,影响民众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干扰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有的谣言引发抢购风潮,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稳定;
四是还有些谣言含沙射影,恶毒攻击党和政府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引发公众对党和政府及我们制度的不满,严重动摇我们的“四个自信”,等等。
三、如何应对疫情中的谣言
疫情中的谣言,也会如病毒一样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平台中的各种谣言呢?
1. 关注官方信息,积极辟谣
面对一条条无法辨别真伪的消息时,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轻易传播。目前,人民日报、腾讯、丁香医生以及一些省市的公众号和官网都推出了专门的新冠肺炎疫情辟谣专栏,可以通过这些辟谣专栏,做到不被谣言所左右。
2. 保持独立性,让自己成为谣言粉碎机
保持理性,凡事三思,不轻易被谣言所裹挟。同时,不妨动动自己的手指,转发一些官方的辟谣信息,帮助大家学会在混乱中保持冷静独立的心态。
3. 学会等一等,提高判断能力。
研究发现,在灾难期间散发的谣言很快就会被揭穿,从谣言初始传播到急剧减少大多只需要几个小时。因此,当我们在网上看到不知真假的消息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等等、再等等,时间流逝,谣言总会不攻自破.
谣言止于智者。身处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人人都有责任当制止谣言的“智者”。加强学习, 通过科普书籍、官方科普网站学习科学知识,增强自身对各种“伪科学”谣言信息的分辨能力,增强辨别谣言、抵制谣言的能力。
4. 遵守法律法规。
在信息传播领域,自由和责任是密不可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我们在传播信息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须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发表言论、传播信息。
抗击疫情,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战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同样,谣言也是一种疫情,我们绝不能让谣言藏匿。防疫当前,有一种支援叫不造谣,有一种睿智叫不信谣,有一种真情叫不传谣,让我们相信科学、尊重事实,澄清流言、传递真理,万众一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必赢nn699net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