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深度融合,促进智慧教学工具广泛运用,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是为具体落实教务科研处关于本学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评比”做好准备工作,按照学院新学年教学教研活安排,2021年3月31日下午,在2号教学楼402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本学期第二场课堂教学观摩演示教研活动。本场课堂教学观摩演示教研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学德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观摩学习。
本场课堂教学观摩演示教研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张婧主讲。
张婧老师选取了本学期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四章”第二节内容,紧紧围绕“为什么人民和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个课时的教学示范演示。在正式讲授课程内容之前,张婧首先进行了“课程分析”和“学情分析”,并对教学辅助工具的课堂运用进行了介绍说明。
张婧的课堂教学演示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这一历史小故事为课程导入,采用问题教学法,用“先进的中国人为何在诸多社会思潮中选择社会主义思潮?”、“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在诸多社会主义流派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有何影响?”等问题串联起整个课堂;从“近代以来各种救国方案的破产为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教训和因由”、“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为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契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是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渊源”、“五四运动期间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提供了阶级载体”、“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100年前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么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深层次动因,深入分析了100年前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
在整个授课环节中,张婧老师始终遵循“问题导向”和“启发式”教学方式,依托泛雅教学平台、弹幕派等教学辅助平台,灵活采用分组讨论、抢答、主题讨论、问答等教学方法,与各位老师保持交流互动,整个课堂讲授既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又兼具学理性和学术性。同时张婧老师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在学习平台投放了大量学习资源,并布置了适当的学习任务,要求和鼓励学生在课下做好预习工作,完成线上学习。张婧老师的课堂教学演示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体现出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育人目的和人格塑造、情操陶冶的人文关怀。
课堂演示结束后,郭学德院长作了简单评析和总结。他指出,张婧的课堂教学演示讲的很成功,设计科学、安排合理,方法多元、手段灵活,内容丰富、分析深刻,语言流畅、用词精准,而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感染力,是一堂成功的课堂讲授演示,大家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他希望通过课堂教学演示这种教研形式,以达到思政课教师同行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最终共同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