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依照学校有关要求,11月12日下午,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杜轶斐在1号楼201会议室组织并召开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分享讨论会,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杜轶斐副院长组织大家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发展、理论、实践这三个维度以及目标、途径等方面对课程思政进行了讲解。同时,她还指出,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国际本科项目、企事业单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非学历教育项目,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针对“课程思政在英语和其他教学中的意义”这一话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刘银锋表示,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培训中,正确的意识形态和积极向上的授课观点是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国际本科项目学业班主任刘伟璐认为,了解并接受不同的文化差异也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对于面临出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国际本科项目学生而言,当他们接纳其他国家、种族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中被其他国家、种族的人民所接纳。
针对“在英语和其他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及方法”这一话题,雅思教师程晓亚分享到,在进行课堂训练时,自己会挑选一些有关“中国精神”的英语话题演讲作为听力素材,将“中国精神”带进课堂;国际本科项目班主任王瑞景认为,除了日常学生管理外,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诚实守信、谦逊有礼这些优秀品质,也是作为班主任这一“思政老师”的工作职责。
学院每一位教职员工都积极发言,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以及教学经历,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在总结时,杜轶斐副院长强调,课程思政是一种“隐形教育”,无论是教师还是行政人员,都应该做好榜样,将课程思政的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课堂和日常工作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的好青年。
(图/文 杨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