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25 点击次数:
根据校领导提出的在《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教学中着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文法学院对《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教学与考核进行了改革,重视新时代新媒体下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教学中切实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新时代新媒体需要有两类写作人才: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写作人才,这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一部分。这类人才要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日常事务文书等应用文体的写作;二是文学类人才,包括小说作家、诗人、散文作家等,这类文学人才要具备较强的想象、感受、观察、逻辑分析能力,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以及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法学院开设的《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对这两类写作人才的培养都非常重视,而且进行精准分类培养。
此次《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教学与考核的改革,在2023年冬季学期的授课中已初见成效。《大学语文与写作》课程主讲教师之一范昕老师指导的2023级学生许茗希的《苗以泉水栽》于2024年1月21日发表在《河南日报》客户端。《苗以泉水栽》是许茗希同学之前的作品,授课教师范昕发现文章感情诚挚动人,内容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充满正能量,以个人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歌颂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学子的关爱,青年学子成长后对国家和社会的回报,在范老师的指导下,把《苗以泉水栽》修改完善后,推荐发表到《河南日报》客户端;范昕老师指导的2023级学生权楚涵的《岁月失语,惟“诗”能言》于2024年1月22日分别发表在《河南经济报》、《大河》文教网。权楚涵的古文功底比较好,在布置的写作作业中,她提交的《岁月失语,惟“诗”能言》作业从多个角度分析她对电影《长安三万里》的赏鉴。范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并进行修改,提升了高度,挖掘了深度,篇章结构也更凝练紧凑,最后顺利发表在《河南经济报》、《大河文教网》。
文法学院将再接再厉,继续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能说会写善沟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图/杨晓莉 魏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