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段话在微博上很火:
“一直觉得家庭氛围好的小孩很幸运,他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拥有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很容易就往正确的方向跑。”
因为他们从小就沐浴在正确的家庭氛围里,被正确的爱包围着,所以知道什么是好的,所以很容易就朝着正确的人方向去奔跑,很容易获得很多温暖和关爱。
而那些在争吵、冷暴力、疏离的家庭关系里长大的孩子呢?
“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要花很多力气去踢开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
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特别喜欢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对原生家庭的解释:“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这几年,关于“原生家庭”的说法众说纷纭,有些人说,很难有人能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有些人说,把自身的失败甩锅给原生家庭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那么,原生家庭究竟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呢?为什么很多人终身都难逃原生家庭的阴影?
1
这几十年来,精神分析发展到新的理论,叫做: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解释力非常强,重点就在于关系。这个关系的要点就是,我们和我们同等时期的养育者之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个关系的好和坏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我们人格心理的内核是好还是不好。如果内核不好,那么基础就不好了,如果内核是好的,那么基础就是好的。
这个重要客体,通常来说,是母亲。如果是母亲不在了,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是可以替代母亲成为重要客体。
在重要客体关系里面,是这样解释的:
幼儿出生的时候非常弱小,没有安全感,我们一出生就有一个最大的恐惧,在母体里面很温暖,很安全,突然一下子出生了,小孩从妈妈身体出来后,就会感觉这个世界怎么这么冷,这种冷带来两人温差,这就会带来不安全感。
这个时候安全感是第一位的,而能够给小孩安全感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ta跟这个养育者最最亲密的依恋关系。
ta和这个重要客体的依恋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如果这个关系是好的,而且是能够建立起来的,那么这个小孩ta内心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足够的爱。
客体关系里把它叫做“爱的注水池”,有足够安全感和足够爱的孩子长大以后,ta就有能力把爱给予别人。
但假如客体关系是不好的,这个小孩“爱的注水池”是空的或者不满,长大以后他会索取爱,索取别人对ta的情感,比如索取财富、权利、索取别人对他的付出等等,ta以这种方式来寻求自己的安定。
很多人寻求对别人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涉及这种依恋关系,有的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
客体关系理论在解释这个部分的时候,亲密依恋关系非常重要。
2
对儿童来说,如果亲密依恋关系不能建立起来,这个儿童会以别的方式建立这种依恋关系,或者他把自己作为依恋对象。
儿童会在想象中想象出一个自己,他会和想象中的自己建立一个依恋关系,这种不是人格分裂,这个部分就叫做自恋行为和障碍。
还有一些儿童和物体建立依恋关系,你会看到小孩子到了大学,还抱着毛绒绒的玩具,拿着自己从小到大睡觉的一种柔软物——客体柔软物,或者是一条毯子,或者是一条柔软的被子,这个东西一直陪着他很多年。
因为儿童出生后,给他安全感的就是和母亲接触——喝奶。母亲的乳房柔软又温暖,这能带给小孩子安全感。如果和母亲的依恋关系没建立起来,小孩子会寻找其他柔软的东西。
通过这种方式建的安全感,就是通过事物建立依恋关系。依恋对象,从人转移到物。
在孩子三四岁之前,儿童和母亲是同体的。比如说母亲高兴,儿童表现出高兴,母亲不开心,儿童也会表现出不开心。这种血缘联系,会让婴儿对母亲感觉识别能力很高。
如果母亲对他是好的,他会觉得自己是好的,母亲对他不好,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好。通常来说,很多母亲没有意识到这个同体关系。
在这个关键的阶段,母亲如果经历工作的压力或者吵架或者收入上的问题或者产后抑郁症等等,母亲是一个很糟糕的样子。如果持续这样几年下来,这个婴儿就会感觉自己是不好的,长大以后,这个小孩子的内核就是一个不好的自我,自我意识是处于很负面的。
目前为止,这种客体关系很少有解释不到的地方。
3
童年时期和重要的客体依恋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就会呈现病理性的依恋关系。
一种病理性的表现是,他可能会造成我们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建立这种亲密关系,就是疏离的。
另一种病理性的表现就是,过于黏人。
这就是童年时期和重要的客体依恋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出现的最常见的2种情况。
很难有人能脱离原生家庭对他深刻的影响,所以这个部分,是我们要面对的事实。
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不完美的,释怀童年的不幸,努力过好将来的生活。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