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是一段和病毒博弈的历史,病毒引起的瘟疫曾给人类带来惨痛的记忆。远有天花、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近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埃博拉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全球每年约有29.1万至64.6万人因与流感病毒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病毒引发的疾病和灾难从来离人类都很近,了解病毒致病机理,有利于我们澄清认识,科学应对。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归根到底在于能不能独立生存。多数细菌具有独立的营养代谢系统,可以独立生存,所以它进入人体后只是需求“营养”,不必非要侵入细胞内。但病毒不同,它需要的不仅是“营养”,所有的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只能侵入其他物种的细胞内,借助其他物种的细胞加工遗传物质和蛋白,不停地繁衍出下一代病毒。
细菌的分类
大多数细菌都是异氧型细菌,就是自身并不生产有机物,而是直接吸收其他生物的有机物使用。异氧菌又可以大体分为三类。
1
寄生细菌,在动植物的体内或者体表寄生,可能使动植物患病。
2
腐生细菌,从已经死亡的动植物尸体中获取有机物的细菌。这一类细菌能够把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盐,同时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个过程对自然界的意义非同小可。动植物每天都在死去,它们的尸体都是由腐生细菌处理,再让无机物重新进入生物循环。
3
共生菌,即细菌与动植物相互依存,动植物为细菌提供养分,细菌也同时帮动植物的忙。
●细菌与病毒的传播方式
细菌感染有两种传播途径,其一是外源性感染。人体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是防止细菌侵入人体的天然屏障,破损后细菌易于从此处侵入体内,挤压皮肤炎症部位或脓肿时细菌侵入的可能性更大。其次就是内源性感染,当皮肤粘膜有破损或发生化脓性炎症时,人体免疫力功能下降,此时细菌则容易侵入体内。
病毒的传播途径则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主要有经空气传播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包括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和尘埃传播三种传播途径。病毒也在这套传播机制中进化出了可以脱离宿主短暂存活的生存策略,再经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到达新的宿主体内。
应对措施
1
远离可能存在且有利于病毒生存的各种环境,防止让人长期地暴露在细菌和病毒的环境之中,如商场超市等人员聚集场所、病毒传染场所,和封闭不通风的环境。
2
对可能让病毒容易入侵的部位进行防护,减少与外来细菌和病毒的直接接触,口鼻呼吸可以依靠戴口罩发防护、眼睛可以佩戴防护镜来进行防护,手足等容易接触到细菌病毒的部位则需要通过配合消毒液等产品进行清理清洁。
疫情期间,我们怎么吃才安心?快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食材采购和储存应注意什么?
(1)要到正规的菜市场、超市等采购食材并做好个人防护。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等“野味”,不自行宰杀活畜禽,不烹饪来源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
(2)不囤积食物。易腐烂的果蔬应现吃现买。为了减少外出,可适量储备耐储存的冷冻肉类制品、根茎类蔬菜等。
(3)按照各种食材适宜的保存条件贮存,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4)食材选择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蛋奶兼并,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均衡营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基础疾病。
2.食材加工烹饪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肉蛋禽和水产品等食物需彻底煮熟,剩菜剩饭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疫情期间尽量不制作凉拌菜。
(2)做好的食物尽快食用,若不能及时食用,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并保持其中心温度维持在70摄氏度。
(3)加工过程中应使用两套刀具、砧板、盛放容器等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勤洗手。烹饪前、烹饪过程中接触不洁物品及便后、烹饪完后等均要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充分洗手。